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造假套路(2 / 3)

而且碑主一般是隐士,宗教人物。

制造这样的无主碑刻,大概是因为史书上不好查吧。

假碑刻利润极大,一个碑刻在民国动辄几百大洋。

比如李璧墓志,好像就300银元,这也成就了造假人的专业。

直到现在,这还是造假的原因,有利润,而且利润丰厚。

特别是魏碑,现在有关北魏墓志的造假问题,此前陈文哲就研究过一次。

那一次是在长安碑林,看过那么多石碑之后,他曾经在梦中研究过。

因为不是主业,所以他也就是在梦中经历过,显示当中并没有特意学习。

只不过,该知道的他还是知道。

简而言之,北魏墓志之所以会出现大量的伪作,原因只有一个:经济利益驱动。

清代碑学兴起后,出土的各种北魏墓志特别吃香。

不但北魏墓志的拓片受到追捧,志石本身的价钱也更高。

以前如此,现在也仍然如此。

现在市场上,疑似翻刻或造假的北魏墓志,还有很多。

>

北魏墓志造假的历史,也相当长了。

大致从清代中叶开始,一直到现在,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只要北魏墓志一直受到追捧,那么今后造假的墓志肯定还会继续出现。

所以对于新发现、新出土北魏墓志,态度一定要鉴定。

先不要完全认定它就是真的,而应该结合其形制、内容、体裁、字形结构、用笔等元素。

最好是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后,再认定它是否是真货。

对于那种感觉不像真的墓志,宁可先假定它是假的,然后慢慢认定它可能是真的。

这种去伪存真的追求,才是学习和研究北魏墓志的正确心态。

北魏墓志石板的规格,通常为正方形,长宽大致相等。

提前打好的方格数量,也大致是纵向和横向相等。

换句话说,北魏墓志的方格数量整体看上去,仍然是一个正方形,就跟围棋棋盘似的。

如果新出土的北魏墓志,在上述参数上出现一些比较大的偏差,那就要注意了。

这种偏差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