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七章钧瓷无对,窑变无双(2 / 3)

厚而垂、均之胎釉皆细、元瓷之胎釉皆粗、均之釉无论深浅浓澹皆混然一律、元瓷之釉浓处有时或起条文,浅处有时仍见水浪。

钧窑之釉们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引走泥印,是钧窑之特点也。”

民国刘子芬《竹园陶说》“古瓷不重彩绘,所有之器皆纯色,市肆中人呼为一道釉。其实高贵之品,自以一道釉为古雅,青花亦较五彩隽逸。

世风渐薄,彩瓷风行一世,不知古意既失,价值自低,唐宋人尚青,明清尚红,近日西商则重紫,均窑紫器一枚价值万金,安得起古人而正之哉?

虽然彼亦有说以处之矣。宋时紫色如熟透之葡萄,浓丽无比,紫定,紫均,其器皆纯色,元瓷则于青釉中夹紫釉数片而已。古窑瓷器,釉汁滋润,均窑之釉如脂膏。”

钧窑瓷极其珍贵,这在民间有众多的说法。

比如“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

“钧瓷无对,窑变无双“!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钧瓷挂红,价值连城,钧不挂红,一世受穷”等等。

对于钧瓷的商业价值,当地民谚说:“进入西南山,七里长街现,七十七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钱“。

钧瓷形成,有其复杂的过程。

>

由于钧瓷的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澹不一的蓝色乳光釉。

浅如天青,深如天蓝,比天青更澹者为月白,而且具有莹光般幽雅的蓝色光泽。

其色调之美妙,为一般窑口的产品所不及。

钧釉在化学组成上的特点:三氧化二铝含量低,而氧化硅含量高,还含有0.5~0.95%的五氧化二磷。

早期宋钧在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之比介于11~11.4之间,五氧化二磷多数占0.8%。

官钧釉的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之比为12.5左右,五氧化二磷在0.5~0.6%之间。

窑变釉是一种典型的二液相、分相釉。

釉中氧化铝含量低,氧化硅含量高,并含有极少的氧化磷。

釉中的红色,则是由于还原铜的呈色作用。

由于采用还原气氛,降低了氧化铁的含量,烧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