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精、秀、细、润(2 / 3)

,雍正款识由专人题写,所以各类瓷器上的字体大致相同。

楷书款早期为三行双圈,晚期为双行双圈或双框。

“雍正年制”四字篆书刻款主要用在彷均、炉均和茶叶末等器物上。

“雍正年制”或“雍正御制”四字楷书堆料款仅用于珐琅彩瓷。

雍正细路民窑器,大多数落各种堂名款。

如“正谊书屋”、“百一山房”、“澹宁堂”、“望吟阁”等。.c0m

一般民窑器款则复杂多样,如用灵芝、香炉、团花款、方块款、豆腐干款、四朵花款等。

乾隆朝瓷产量极大,官窑款用得最多的是“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款字一般以青花书写为主,但亦有抹红写款。

在白瓷、茶叶末、珊瑚红等特殊器物上,往往用“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刻款。

乾隆民窑款形式也极丰富,堂名款和花押款多大体与正朝相同,故鉴定时有一定的难度。

>

这里要注意一下,乾隆朝首次出现草记款。

乾隆朝款,字体最多,书写排列形式也最多,且官民窑款字体易混淆。

一般来讲,官款比民款精、秀、细、润。

而民窑款大都较为粗糙、草率,亦有彷宣德、成化款。

嘉庆官窑器一般都用“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主要为青花、无栏框。

亦有少量楷书款。粉彩器上常见抹红款。个别器物用刻划款。

民窑器中有六字篆字方款,亦有“嘉庆年制”四字款。

大多十分草率,有的仅写半边字,还省减笔划,称为草记款,故十分难认。

堂名款以“行有恒堂”、“嘉荫堂制”、“植本堂”等为多见。

这一时期新出现蝙蝠、桃子等款识。

道光官窑器一般以“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青花款为主,也有抹红款及描金款。

茶叶末、炉均釉等器物上,则为六字刻款。

个别粉彩器上,偶见“道光年制”四字红地描金篆书款。

道光时期落有堂名款的如“退思堂制”、“山解竹主人造”等,大多是精品。

慎德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