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奇妙兔尊(3 / 3)

/p>

比如在西山省晋国博物馆内,陈列着4件兔尊,两大两小、两种造型。

一只大兔尊匍匐在一个矮长方形器座上,背上立喇叭形口。

另一只大兔尊,背上开长方形口,口上有盖,它四腿蜷曲,双耳向后并拢,似要跳跃。

其余2只小兔尊,跟它造型相同。

它们出土于同一座墓葬,像极了一个四口之家。wap..com

铜尊是盛放美酒的器具,这4件憨态可掬的兔尊,于20世纪90年代初出土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的晋穆侯墓,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

这座墓葬保存完好,未经盗扰,真实再现了出土遗物情况。

晋穆侯的父亲晋献侯,却没有这么幸运。

根据考古资料,他的墓葬在1992年被盗。

而幸运的是,就算被盗,还是有3件青铜兔尊幸存了下来。

1件兔尊背上立喇叭形口,另2件兔尊造型相同、大小不等,均在兔背上开长方形口,口上有盖。

这“一家三口”现收藏于西山博物院。

就因为我国目前考古出土的青铜兔尊非常少,所以就算是有7件兔尊,也是很珍贵的。

其他都不说,直说艺术成就。

在艺术形象设计上,这7件兔尊既呈现出简单、写实、实用化的特点,又有西周礼器典雅高贵的贵族气质。

它们腹部两侧各有同心圆纹饰三周,由里向外依次为火纹、四目相间的斜角雷纹及勾连雷纹。

那么为什么晋献侯和晋穆侯父子偏爱兔尊?

这是一个目前没有答桉的问题,可能与兔子有美好寓意等有关。

晋献侯稣是第七代晋国国君,曾随周王征战受到赏赐,为纪念此事,便铸造了一套16枚的铜编钟。

晋献侯死后,陪葬的不仅有这套编钟,还有大量铜器、金器、玉器。

以及我国目前发现的西周时期规模最大、陪祀车辆最多的车马坑,还有那3件青铜兔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