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君当作磐石(2 / 3)

夫人。

北门桥、三牌楼。

这些地方行人如织,远比秦淮河畔还要热闹。

毕竟, 不同于唐朝,民坊是民坊,商业区是商业区,那种分开管理的模式,明朝各家铺子开得比较散,几乎每条街都有十几户人家经营生意,尤其是繁华地段,更是如此,有后世那种都市商圈的感觉。

说来也有趣。

本朝太祖非常痛恨那些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的人,故而,在制定户籍的时候,根本没有商籍这种说法。

士、农、工、乐、军……

父亲是工匠,那将来子承父业,儿子也是工匠,父亲在卫所当兵,那儿子成丁以后,也得去卫所。

天下人各司其职。

唯独没有商籍!

不过,文明社会能缺少商贾这一角色吗?

尤其是江南这等富庶之地。

各大盐商争相斗富,发明了游菜这种吃法,即,每顿饭要准备上百道菜,若主人觉得菜式不满意,立马撤掉重新上新菜。

此外,还有富商用万两白银去收购金箔,登上高楼以后,随意挥洒,任由楼下的人哄抢。

>

于是乎,最离谱、魔幻的事情出现了,这些富商竟是农籍!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商人们购买大量田地,若真有较真的官员问起来,就一口咬定自己的主要营生是收地租。

而这群人之所以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变成农民,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本朝的国本就是农民。

太祖有制,天下除官员以外,种地之人是最高尚、最清白的,毕竟大家都要吃饭。

如此,农民之间的差距大到离谱,真正靠种田养家的人,只是名义上光荣,而假农民……享受各种便利。

“有利有弊,城市能如此繁华,也离不开这群商人。”

陆离一时感念,来得快去得也快,收敛心神后,抱着怀中的佳人,继续往前方赶路。

秦淮河西岸,皇城以南。

一座并不算大的宅邸,便是河南侯府,看起来算不得起眼,不说跟同等级勋贵相比,比之某些伯爵府邸,也稍有不如,但门外却有一队甲兵守卫!

而看门的守卫识得自家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