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因战争胜败,而处死一国之君的说法。
只要熊轸不是自尽,庆忌是不能随便杀害熊轸的。
“楚公,我们算是故人了。”M.
庆忌轻笑一声道:“寡人当降你为‘荆楚侯’,食邑南海郡龙川县一千户,世袭罔替,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这又是封侯,又是赐食邑,还是世袭罔替的那一种,庆忌算是“另类”的为楚国,保住了宗庙不失。
在这个事情上,熊轸应该感谢庆忌的不杀之恩,以及保留宗庙不失之恩。
灭国不绝祀,这是一种传统,庆忌也不愿意去改变。
虽说,按照过去的传统,庆忌应该赐给熊轸一块封地,以奉楚国的宗庙祭祀。
但是在吴国,封地基本上已经被取缔,哪怕是熊轸这种地位较为特殊的亡国之君,也不能拥有了。
龙川县,那是位于岭南之地的一个县。
熊轸那一千户的食邑,说到底只能遥领,庆忌不会让他离开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庆忌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底线,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突破。
三观,也能一次又一次的刷新。
后世帝王,在对待前朝皇帝,或者是他国之君的事情,是越做越过分。
甚至于,在一千多年后,刘寄奴还再次刷新世人的三观,篡位之后还直接弑君……
东晋后期的刘裕篡位后,为何不学司马炎善待曹奂,而是杀了司马家人?
实际上,这是在司马昭之时买下的祸根。
杀皇帝这个优良传统,说起来还是还是司马家开的。
曹髦少年心性,不甘心拱手让出曹操打下的江山,召侍中王沉、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商量: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王经等人一出宫就把皇帝的计划告诉了司马昭。
司马昭微微一笑,派出了自己的心腹贾充处理此事。
当时曹髦起兵,与贾充、成济的部队厮杀在一起。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在贾充的忽悠下,成济硬是当街杀了作为皇帝的曹髦。
曹髦死了,魏国群情哗然,大臣们都要求处死罪魁祸首贾充,但是司马昭没舍得,只是杀了愣头青成济。
司马昭大约没想到,杀皇帝这事儿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