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曹御史和胡县令来到学徒班所在的院落,面面相觑地望着里三层外三层的百姓,发现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他们做不出驱赶和强行穿过的事,只能缩起肚子勉强挤进了角落,引得前面不少人发出不满。
二人露出苦笑,平静了好一会之后,才通过周围百姓的话知道了一个大概。
与学堂类似,学徒班按照知识掌握进度,分为甲乙丙丁四班,从最基础的识字开始,再到背熟药性药方,辨识药材,一层层往上教,通过了考核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班学习。
“啧啧,用纸包药的手法都是一样的,真漂亮。”
“是啊,前面还教了铡药,切大切小都有规定,错了要挨罚。”
“这有什么,据说到了高级班,认得药材还不算,每一种至少要定四个品级,炮制方法更为复杂严格。”
公开课可以让旁观者直观地看到内情,了解到自己想知道的东西。
对医药稍有认知的,看到抓药的第一课是给药材分品,纷纷拍手称赞起来,越发看好这个行会的发展。
药方是死的,而药材的药性却千变万化,同一种药长十年和五十年,效果天差地别。
如果只会照方抓药,不会根据实际的药性来调整用量,不知道删减不必要之物,这种大夫只是最普通的医者。
而这里的学徒班,张贴在课堂外的毕业细则,深深戳中了人们的心。
做不到因人而异,完成不了二十三个常用方剂考核的学徒,即便毕业了,也没有坐馆行医的资格,只能给大夫打下手。
这些规定也让老百姓头一次知道,行医是需要资格的,真正的大夫不是拿着方子乱开药,好与不好全看病人的运气。
“据说,问诊一课更难过,好些在医馆学了七八年的人慕名而来,结果只被分到了丙班。”
初听到这话,人们狠狠吸起了凉气,心里不禁疑问,需要这么严格吗?
但一想到要是将来自己和家人生病,碰到两个大夫,一个是行会出来的,一个是医馆出来的,绝对会选前者。
严师出高徒,是有道理的。
“好。”
有人带头吼了一声,引起一大片的附和,顿时把课堂内正在上台演示抓药手法的一名学徒惊了一下,脸都红透了。
“肃静。”
同样身着行会**的讲师冷冷地冲门外喊了一声,而后对有些不知所措的学徒说道:“凝神、吸气、静心,不要被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