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不肖之子(3 / 5)

青年正容道:“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密小虽固,不足以抵抗大难,诚不宜久留。[1]”

有人问道:“文若之意若何?”

“彧已与冀州牧韩馥通书,我欲迁宗族北附冀州,韩将军亦愿遣骑相迎。”

众人哄然,开始交头接耳,低声议论。

青年环视道,“冀州之骑抵颍阴之日,便是我族北迁之时。”

“若诸君听我,请与荀氏一同北迁。”儒服青年躬身相拜。

席上有人直跪而起,疑道:“我家世居于此,岂可轻离?”

“文若,我素敬君名士,《尚书》言,‘无稽之言勿听’,君当自省。”

“文若言兵祸将至,君亦非神人,岂能先知?”

也有少数人表示支持荀彧的想法。

一位年轻士子帮他解释道:“文若并非虚言,如今董卓当道,祸乱朝纲,穷凶极恶,恐怕不久四海将乱。”

“冀州安定,为求保身,北迁乃是明智之举。”

然而仍有人反驳道,“纵有兵祸至,太守与府兵定能相抗,何必举族远迁?”

“然也,当年黄巾蛾贼,人马不计其数,猖獗如斯,亦未曾入我高阳里半步。”有人点头附和,脸上带着一点傲气。

说话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面色犹豫,沉默未语。

一位老翁用手杖击地,发出钝响,振振道:“老鄙年过耳顺,何惧于死?世代居颍,岂能妄去!”

有外姓之人低笑道:“荀氏即自遁矣,毋顾我曹。”

你们姓荀的赶紧跑吧,别管我们这些人。

荀绲怒其不争,深深叹了口气。

青年并无不悦之色,他仍温文有礼地向上首一人发问,“韩公,公意何如?”

韩公乃是高阳里的里正兼乡老,是村长,又是远近闻名的德高望重之人。

他微微颔首答礼,迟疑道:“某亦觉文若言之有理,只是确实怀乡恋土,不舍骤离。”

“北迁只是权宜之计,待到太平之日,便可还乡复归。”荀彧劝道。

韩公摇了摇头,“到那时,田园荒芜,岂宜居住。”

“糊涂,园荒能再耕,头断安能复接?”荀绲忍不住斥道。

突然有仆从来禀荀绲道,“荀君,里中有处起火。”

“是小郎君家!”又一仆从接着进堂来报。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离席,忙往庭院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