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长安周边的三万亩良田,外加一万贯的报名费(1 / 3)

一转眼的时间,三月份到了。

侯君集意图造反的事情,终于算是落幕了。

大理寺、吏部、兵部,三司会审,侯君集理所应当的被判处大辟之刑,其余族人,除长女侯氏入宫之外,其他人尽皆流放岭南,遇赦不赦!

这位在历史上,准备造反十八年的二五仔,刚刚露出点苗头,便被柳白扼杀了。

虽然像他这种罪大恶极之人,都要等到秋后再处决,但不管怎么说,他是不可能再出现在世人面前了。

远在陇右的程咬金,也暂时将右卫将士安抚住。

至于哗变的罪行,起码要等远征突厥之战结束之后,再行定夺。

朝廷上下,也终于过了一段太平日子。

三月初三,是个好日子,相传这一天是皇帝的诞辰,也被称为上巳节。

同样,这一天也是书院的一期工程,竣工的大日子!

作为书院的创始人,柳白本来想亲自去长安城的灞桥一趟,准备一个剪彩仪式。

可自打头三天,就有数不清的达官显贵上门拜访。

身份一个比一个高,柳白也不得不亲自接待。

柳家大宅门前,真正成了侯爷公爷多如狗,嗣王郡王满地走!

书院竣工,代表着马上就要开始招生。

自从弘文馆关门大吉之后,在长安城中招猫逗狗的纨绔子弟,一天比一天多。

这些大人物,早就发愁了。

任由这些纨绔子弟胡闹下去,迟早会闯大祸。

如果把他们送进书院,就松心多了。

有王勣和虞世南两位大神坐镇,身份再高的人,也心向往之。

何况,就连皇帝陛下每个月都会亲自授课,如果能进入书院,前程定是一片光明!

客人接连登门拜访,柳白无奈之下,只能取消了剪彩仪式,让李承乾代表自己,为书院埋下奠基石。

此刻,柳家大厅里坐着三个老家伙,分别是河间郡王李孝恭、江夏郡王李道宗,以及鄂国公尉迟敬德!

这三位的身份太尊贵了,虽然同时还有不少人拜访柳白,但只能在大厅外站着。

茶喝了一杯接一杯,三个老家伙还是一语不发。

柳白甚至以为,这仨人是来蹭茶喝的。

三位,柳某诸事缠身,若没有要事,就不相陪了!

鬼都知道,这三个老家伙前来,是打算将自家子嗣送入皇家书院,可偏偏脸皮很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