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哪个不是精通此道的牛人?(1 / 3)

柳白也叹了一口气。

他早就知道,李二会说这件事了。

他还知道,李二根本就不是像房玄龄他们说的那样,临时起意来书院教课。

而是早有图谋!

甚至于,图谋了将近一个月!

因为早在四大世家还没有覆灭之前,李二就专门找过柳白,跟他商讨书院框架的事情。

七大学院,是书院建立之初,就已经设想好的。

文、史、算、农、工、医、军事,这七个大门类,恰好可以覆盖如今大唐的所有产业。

所谓的士农工商,早就无法满足大唐日益增进的需求了。

有人曾经提议,让柳白设立一个商学院。

纯属扯淡!

从来没听说过,有哪个大商贾,大东家,是凭借从书本里学到的知识起家的。

而李二的意思,则是建立一个经济学院。

由杜悫那位神机妙算的族叔杜宓,来担任经济学院的临时院长。

那老家伙如今可是风光的紧,在百骑司里混了不到三天,就被李二任命为民部左侍郎。

升官速度,古今罕见!

不用想也知道,李二是看到了股市的好处,打算借着建立新学院的契机,彻底将股市,打造成为大唐的支柱产业。

后来,还是柳白解释了一番,李二才知道,股市根本就不属于经济范畴,而是金融范畴...

最后的结果是,同时新建经济、金融这两个学院。

金融学院自然是研究股市的,民间这种人才多得是!

而经济学院,则偏重于宏观层面,能够和民部、内府,乃至司农寺、太仆寺对口。

金融学院,可以看做是李二一厢情愿,鼓捣出来的玩物。ωωw.

反正柳白也不用自己出银子,他爱咋玩咋玩。

可经济书院,却是柳白一直想搞,却没来得及搞的。

大唐不是没有能教经济学的先生。

事实上,中原文化自先秦时期,就已经衍生了经济学的萌芽,只是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罢了。

先秦时期的管仲、吕不韦、李斯,往后的司马迁、晁错,再往后的荀彧、顾雍,甚至诸葛亮...只要是精通内政的,大多都可以称之为经济学家。

他们的一切学问,都蕴藏在一个个政策之中,放在后世,也有很多人为此而拍案叫绝。

放在当下,房玄龄、杜如晦他们,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