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他这个皇帝,在李渊和柳白的面前,一点权威都没有(1 / 3)

李渊捋了捋胡子,一边看着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的队伍,一边等待着柳白的回答。

柳白撇了撇嘴,老爷子,您当初为什么要选择造反?

从独孤家的两个老头口中得知,李渊造反根本就不是一时之气,基本上,和李二等人的忽悠,也没有多大关系。

他爹,也就是第一代的唐国公李昞,在驻扎太原之后,就已经开始图谋天下。

都说大秦,奋六世之余烈,才终于成就了辉煌无比的大秦帝国,李渊他们一家子也不容易。

隋文帝杨坚在世的时候,大隋天下固若金汤,府兵制的出现,几乎斩断了所有造反的可能。

要不是杨广爱折腾,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还没起事的时候,就被人剿灭了。

而陇西李氏是准备最充分,也是准备时间最长的。

李昞吩咐李渊的二哥,督造那十几艘海船,就是李家的退路。

一旦造反失败,他们全族人会立刻登船,跑到朝廷管不着的地方,了却残生...

柳白的反问,让李渊沉默了很久。

老头显得有些沮丧。

他叹了口气,拍了拍**底下的石碑,然后站起来,淡淡的说道:老夫这一辈子做了太多后悔的事儿,唯独造反从来都没有后悔过!ωωw.

至于造反的原因...

李渊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的朝着队伍,远远的丢过去。

好像是想用这块石头子,把那群人砸死。

世祖想当皇帝,老夫也想当皇帝,老夫同样想自己的儿子也能当上皇帝,那么就造反了。

这是我听过最洒脱的借口。

柳白拍了拍手,表示对李渊这番话的赞同。

想当皇帝就当,想当商贾,也去当,人这一辈子有无数的选择,谁能说得清,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

李渊左右不了柳白的想法,若是柳白执意不肯来泰山,他一点辙都没有。

而柳白之所以愿意来泰山,是因为他知道李渊的想法。

几个月之前,李渊潇洒无比的离开了皇宫。

再也不留恋曾经属于自己的权力。

来到泰山,眼睁睁看着李二封禅,是他对自己最后的一点慰藉。

柳白甚至可以断定,今日之后,李渊会彻底放飞自我,高高兴兴地做他的酿酒生意。

同样,柳白也可以彻底放心,让李渊一直留在柳家。

再也不必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