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君子不以言举人,下一句是什么?(1 / 3)

江南!

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这里成为中原最为繁华的一片平原。

贞观元年,天下初定,全国的税收加起来,总共也不到六百万贯。

其中,江南几座大城市的贡献,超过了七成!

从纯粹的经济意义上看,江南那几座大城市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长安和洛阳!

但相应的,富裕的生活容易让人们产生懈怠感。

细数历史上的大型战争,从江南起家的英雄豪杰,似乎很少有胜利的时候。

当然,这一切与某些人,或者说某些家族的刻意控制,脱不开干系。

北方连年战乱,世家豪族如同大浪淘沙一般,换了一茬又一茬。

就算历史超过千年之久的家族,也断绝过几次传承。

如今那些所谓的世家当权人,血脉究竟纯正不纯正,还有待商榷。

而江南的家族,自那个异族横行中原的年代,士子华族举家渡江之后,却保存得很完整。

这么做,的确是很没有骨气,但至少说明,他们并不蠢...

论数江南华族,无非王谢!

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在江南,乃至整个南方的威望,恐怕连皇家也有所不及。M.

他们厌恶战争,因此想尽一切办法,将战争的萌芽,扼杀在摇篮之中。

可以说,江南能有今日的富裕,王谢两家,功不可没。

正因为他们的传承从来没有断绝过,祖宗的学问从不曾丢失,所以,他们对北方的那些豪族,充满了鄙视。

而江南,也是至今为止,书院唯一不曾踏足的地方。

说白了,书院大儒举世无双,但和江南的华族比起来,还是缺了几分底蕴。

相传之中,王氏起源于山东琅琊,由此称其为琅琊王氏。

举家渡江之后,琅琊王氏共分成了大小十余支。

其中,最为正宗,也是保存祖宗典籍最多的一支,落在了江南重镇,越州!

听槐堂,是王氏落脚于越州后的堂号。

同时,也是王氏子弟读书修学的书院。

这间占地足有上百亩的书院,坐落在会稽山阴。

正是王氏祖先之一,王羲之写下《兰亭集序》的所在!

王氏的当代家主王弘直,曾在北周时期任过光禄大夫。

听起来年代久远,实际上,今年他还不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