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攻于心机,精于算计,这便是书院的风气(1 / 3)

书院要跟弘文馆的人比试学问?

那场面可不能小!

不争个输赢,哪里来的书生意气?

“若是赢下这几场,我弘文馆就有重开之日了!”

“我等可以重回弘文馆读书,老天开眼!”

“书院之人鼠目寸光,竟妄图与我弘文馆,一争学问之巅峰,何其可笑?”

“跳梁小丑罢了,我辈众人束发修学十年者,不胜枚举,书院中人最长的也不过是短短四年罢了,字都认全了吗?”

“哈哈哈!”

“...”

弘文馆一方的灰袍书生们,兴奋的议论着。

论起谁最想书院完蛋,那非他们莫属。

挡人财路,就形如杀人父母。

若是挡了前途呢?

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弘文馆读书读了一半的人,莫名其妙的被赶了出来,心中恨不得把书院那些人的祖坟都刨了!

文武百官也在讨论。

相比之下,他们的讨论反倒比学生更激烈几分。

弘文馆和书院肩负的,可不仅仅是教书育人这一项责任。

出身,是作为官员的首要条件。

曾经的九品中正制,靠的是家庭出身。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科举乃是大势所趋,那么在哪里读的书,自然成了判定出身的主要方式。

朝堂之上何人能相信,何人能依仗,一个个利益集团,几乎都是以出身来区分。

一提起比试的事情,文武百官瞬间分成了很明显的两派。

一方,以一大部分稍微年轻一些的官员为主。

他们或是出自弘文馆,或者家族和弘文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旁的不说,光李纲、孔颖达、于志宁等人的门生故吏,就有不少。

另一方,则以一部分年长的官员为主。

他们的品级,并不见得比对方高多少。

只要是因为,他们的孩子在书院读书。

靠家世不行,那么只有靠教育背景。

书院倒了,他们孩子的前途,岂不是也毁了?

瞧弘文馆的态度,是不可能接受书院学子的...

学问如山,没有点家底的人,八辈子都不可能翻越过去。

学问如垒,仅靠一两个人的力量,还是旁边歇着得好...

李承乾眯着眼睛看李义府。

似乎是很想把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