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章 又是一个牛人,可惜废掉了...(1 / 3)

若是以为读书明理,光看儒家的经典可远远不够。

道家的无为,法家的规则,墨家的兼爱,名家的辩法,都是需要去花心思仔细钻研的学问。

事实上,在单纯针对科举的教育上,书院处于弱势的。

说到底,书院并不是为了应试而存在的。

在广袤无边的学问世界之中,书院只选取了一个简单的角落,做到了分门别类。

这便是各个学院的由来。

除了医学院之外,其他学院的学子想要参加科举,考试项目都大同小异。

就算军事学院要参加的武举,也需要很高程度的知识储备。

毫无疑问,在这方面,军事学院和算学院,是处于劣势的。

他们的学习内容,只包括了科举考试的某一个科目。

只有在公共课上,才会兼修一些儒家经典。

为此,书院花费了极大的力气,想要填补这两个学院的空白。

于是,这两个学院的学子,进行了为期十天的魔鬼训练。

柳白能教的,只有算学,就这,还被王勣拉了壮丁。

毕竟,算学也是科举的科目之一。

暂住区的某一件帐篷里,柳白满心无奈的,看着下面分配给自己的十几个学生。

倒都是熟面孔。

其中有两三个,柳白还能叫得上名来。

令人诧异的是,算学水平最差的,并不是来自军事学院的战争狂人们。

十几个算学残疾人,竟然都出自史学院!

几个简单的公式讲下来,下边的人满眼都是小星星。

脸上写着大大的‘迷糊’二字。

怎么说都算是自己的学生。

哪怕考的不好,以后去小地方当主簿,当税吏,都对家里有好处。

柳白按捺着想打人的心思,将算学知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们听。

算学这东西,浅显的部分和修文修史一样,靠死劲硬背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再深入些的东西,讲究一个‘开窍’。

开了窍,便能触类旁通,以一题,解百题。

想当初,给李恪他们几个开窍,废了老鼻子的劲。

干起这种活,柳白倒也称得上熟门熟路。

经过一夜的突袭恶补,学生和先生们的心里,都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天亮的时候,一小半先生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