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章 刚开始就是地狱模式,往后还怎么考?(1 / 3)

皇宫,宣政殿!

李二的龙案上,放着厚厚的两摞书籍。

其中很大一部分,不知被存放了多久,封皮都发黄了。

也有一些是新书,外边的挂绳还没有揭掉,一看就知道是才从外边买回来的。

长安城的书行,总共就那么几家。

学问的垄断性,才开放没多久,这项产业还存在着很大的升值空间。

上官仪,就是长安城最大书行的少东家。

这位少东家,如今就在宣政殿内。

和他一样,书院最早进入朝廷的官员,除了几位外派的人,以及泰记的刘仁轨之外,剩下的全都到了!

让朝廷不得不承认的是,老一辈的文人,已经落伍了。

他们固然对儒家经典,有着极深的研究,但论到涉猎的广度,却要逊色这些年轻官员们,不止一筹。

大队的金吾卫,很罕见的来到了皇宫内苑。

李道宗和李孝恭这两位皇族的实权王爷,亲自顶盔掼甲,驻守在宣政殿外。

谁敢偷偷跑出去,先砍下脑袋再说!

张柬之、马周、李义府三人,学问最为出众的年轻官员,各自带着几个人,给曾经的同窗们出考题。

主要负责秀才科、明经科,以及明法科。

上官仪、来济、李延寿等人,则是负责武举等参加人数较少的科目。

事实上,无论是什么科目,最先考的都是‘试策’,也就是所谓的经义和时务论。

经过了第一道关,后边才会分门别类。

每甄选出一道题来,都会有人送到李二的桌前,供起辨认。

皇帝点头了,才会收录到真正的考卷之中。

已经两天了。

他们吃住都在宣政殿内。

累了就去后殿小憩片刻。

李二向来不喜欢这些学问,他是个极度奉行现实主义的人。

面对任何问题,不求弄懂,只求弄会。

换了从前,他肯定会昏昏欲睡。

不过这一次,他却异常的兴奋。

大唐需要新鲜的血液。

任何一点偏差,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由不得他不谨慎!

张柬之长出了一口气,将手中的试题,送到李二的龙案上。

“启奏陛下,这已经是秀才科的最后一道题了,甲字号卷和乙字号卷,都已整饬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