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4章 释迦摩尼不就成了一个姓释的老和尚?(1 / 3)

很多人对神话故事感兴趣。

大唐时期的人,也不例外。

人们很好奇,上古时期是否真的存在神祇?

周穆王和西王母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当完全抛下人们的想象力之后就会发现,所谓的神话故事,无非就是一个没怎么出过远门的皇帝,见到了一位女酋长而已...

玄奘西行,所图的也从来都不是去追寻释迦摩尼的踪迹。

而是需要一个噱头,来给佛门重新崛起的机会罢了。

只不过,玄奘固执的认为,他眼中的大乘佛法,真的能够从水深火热之中,把黎民百姓解救出来。

除了他以外,再也没有一个人,甚至一个和尚,认为这是真的...

精神空虚到极点的老百姓,需要有足够的寄托。

不管音译过来的大乘佛法,能不能看懂,总要跟着老和尚念他几遍。

在他们口中,那叫消除业障。

至于所谓的探查地形,在玄奘眼中是天大的侮辱。

在老百姓眼力,是冷血的,不浪漫的。

不过,对于朝中官员,包括李二和柳白在内,玄奘围着整个亚洲地区溜一遍腿,唯一的好处,就是带来了很多消息。ωωw.

凭什么释迦摩尼是天竺人?

只要把天竺打下来,释迦摩尼不就成了一个姓释的老和尚?

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这才是大唐立国以来,最为尊崇的法则。

秉持着这种原则,大唐王朝从上到下,只要遇见了什么危机,就会下意识的,将其转移到战争上去。

所以,历史上才有了好几次的高句丽之战。

才有了白江口之战,才有了**厥之战,才有了恒罗斯之战...

打高句丽,是为了压垮五姓七望,打白江口是为了倭国的白银。

打**厥,是为了报李二的一箭之仇。

打恒罗斯之战,就更加简单直观了。

因为恒罗斯之战后,大唐王朝立刻开通了前往中亚地区的商队。

才有了武则天时期的万国之国!

打仗...

似乎已经成了,大人物们转嫁国内危机的不二法门。

后世的某些国度,只是学了皮毛而已。

归根结底,是因为大唐有足够的底气。

打仗,打的是经济,打的是银子和粮食。

而大唐,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