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2章 前往大食的,乃是刘仁轨和张君成(1 / 3)

李承乾坐在马车上,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这日子,简直是没法过了。

短短五天时间,就从江南道,回到了关中。

还没来得进入长安城,就被人家一封书信,又指派到了泾阳县。

不眠不休的赶路也就算了。

为何还要让自己干活?

处理江南道,送到东洲岛上的事情也就罢了。

怎么连朝廷的政务,每天都有人给自己送来?

李承乾累得脑瓜子嗡嗡的,刚刚把最新的一批送来的奏折,交给红翎急使,让他们带到长安,正想着眯一会儿,结果,泾阳县到了...

疲惫的李承乾,拖着沉重的身体走下马车,艰难的往柳家老宅的方向溜达。

柳家老宅子,早就成了太上皇的临时行宫。

以前年纪小,很多规矩李承乾都不必遵守。

现在成年了,该干的事情要干,该遵守的当然要遵守。

按照典制,皇帝行宫五里之内,是不允许乘坐马车,更不允许骑**。

太上皇的规格,当然更高!

好在,太上皇并不在柳家老宅。M.

只要走一里路就够了。

总要给长辈几分面子。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刚走几步,就听见有人在远处呼唤自己。

扭头一看,身边的护卫们,把一个中年胡人团团包围。

看样貌,不是吐谷浑人,就是薛延陀人。

李承乾挥了挥手,道:“让他过来!”

说着,又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阿朴杜勒被放到距离李承乾,二十几步的地方。

他急忙匍匐在地上。

“尊敬的大唐帝国太子殿下,来自吐谷浑的阿朴杜勒,为您奉上最真诚的祝福!”

李承乾多看了阿朴杜勒几眼。

这个胡人,汉话说的倒是不错。

竟然是纯正的关中腔,听不出一点外族口音。

看到阿朴杜勒脖子上挂的牌子,李承乾有些疑惑的问道:“你不是大食人?”

所有进入关中的异族,都要随时随地挂着边镇开具的身份牌子。

如果没有牌子,就会被认为是流民。

朝廷对于大唐的流民,简直像亲爹一样。

汉人太少了,无法开垦完朝廷占据的土地。

每一个汉人,都是宝贝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