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改革尝试(3 / 3)

回万岁爷的话,这当官的在乎的东西无非也就是钱和权,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的官攒钱,就是为了升官,一人当官全家吃喝不愁,就算是有金山银山也不敢往出花………”

秋月说到这里就不敢往下说了,小心翼翼的帮助标按着脑袋,平坦的小腹也有些上下起伏,一时间香味儿更盛。

朱标却接着她的话,继续往下说,“所以说很多关搂钱都是为了贿赂上官,贿赂完上官之后,他们好升官,通关之后继续发财,无非也就是朝廷看不到基层官员的功劳苦劳,堵塞了他们上升的渠道,这才让他们铤而走险……”

朱标忽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天下之间为了钱不要命的人确实是有,但肯定是极少部分,他现在前怕狼后怕虎,连振兴教育的银子都不敢放在地方官的手里,属实是有点一年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了,只要是规章制度制定的周全,还真就不怕那些当官的胡来!x33

“如果朕下圣旨,全天下九品以上的官,每年都能往中枢送一封奏章,详细说明他这半年都干了什么,朝廷拨给他们的银子,他们把差事干的如何,审查之后,干得好的升官,干不好的惩罚,你说这些当官的会如何?”

秋月不敢说别的,只能笑着开口说道,“万岁爷英明……”

朱标也看出来她不敢说话,所以也只是默默的享受她的伺候。

但是这心中主义却是打定了,现在全国的火车还没有通车,让全大明的官,每一年来应天开大朝会是不可能的,但是每年看一封奏章,朱标自认为还是有这个时间的。

否则的话,所有的官他都信不过,那他还能信得过谁?只能过分依赖于厂卫,但是厂卫独大了之后又怎么办?谁来平衡?

“先别按了,取纸笔来……”

朱标话音刚落,秋月就熟练的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本子和一根钢笔,朱标长舒了一口气,慢悠悠的开口说道,“从今日起,大明支持民间私塾,愿做私塾先生的读书人,需有秀才以上的功名在身,教书育人满五年者,孩童考试合格者,科举考试后优先取用,每年补贴龙钱一百块,大明七岁至十五岁的孩童,均可入学,不收取任何费用,否则教书先生三代禁止科举!”

秋月熟练的记录完毕,朱标又开口说道,“大明之官吏,入品级者,每年须上奏章一份,直抵朝廷中枢,阐明今年功过,功者重赏,罪者轻罚,如不据实说来,朝廷察之以后,罪加三等,面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