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好意与恶意.(2 / 4)

摄政大明 虫豸 1699 字 2023-02-05

:“还是老爷看的明白,是妾身想当然了。”

“也不能这么说。”赵俊臣抬手轻摆,笑着宽慰道:“你这计划其实也不错,投入小,风险也小,但收获却不一定低,安排入宫的这些人,虽说很难出头,但只要咱们多投些银子,让他们上下打点,却也不一定就会无用。更何况,当年魏忠贤权势汹天,又何尝不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可见万事无必然,但若是咱们运气好些,也未必就不能成事。”

本只是宽慰方茹之言,但说着说着,却是连赵俊臣自己,也觉得这般方法未必不能一试。所以话声刚落,赵俊臣又对着许庆彦叮嘱道:“庆彦,这件事既然由你负责,你也要用心些,若是真能找到些人才,咱们大可以鼎力相助,说起来,内廷那边也快要补充人手了。”

许庆彦自是点头答应,道:“少爷你放心,阉人巷里阉人无数,想来总有几个可用的人,我自会为少爷用心挑选。”

赵俊臣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捧起手中的折子,垂着头继续检查。

这份折子,赵俊臣已是准备多日,几经修改,如今终于近乎完工,此时正进行着最后一次检查。

见赵俊臣如此,方茹神色之间,不由闪过了一丝无奈。

赵俊臣这些日子以来虽说对外称病,但却依旧不见丝毫休息的样子,不仅庙堂中枢的诸般风吹草动,都一直在紧紧盯着,从不疏忽,而诸般谋划,更是不断的耗费心力,不见有丝毫放松。

对于赵俊臣如此,方茹虽然劝过,但赵俊臣如今已经习惯了事事计较、时时谋划,对于方茹的劝告,虽听了进去,却又总闲不下来。

………

如今,据赵俊臣对外称病,已是过去了五日时间。

然而,这南巡的诸般安排,究竟该由谁来负责,朝堂之上,却依然没有定论。

当初在定计的时候,赵俊臣与周尚景等人,终究还是小觑了德庆皇帝保护太子朱和堉的决心,这般吃力不讨好,并极有可能损害声誉的差事,德庆皇帝可以交给赵俊臣,甚至可以交给朝堂上任何一个人,却绝不会交给太子朱和堉。

如此一来,虽说朱和堉每天都会给德庆皇帝上折子请愿,虽说周尚景、黄有容、沈常茂三人一直都在明争暗助,虽说太子**如今已是最有力的竞争人选,但因为德庆皇帝的缘故,众人却依旧不能如愿。

而这般僵持,迟迟不能决定,随时都会生变,自然不利于计划,赵俊臣终于看不下去,决定出手,“帮助”朱和堉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