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考察(上).(2 / 4)

摄政大明 虫豸 1429 字 2023-02-05

问,苏西卿与肖文轩皆是露出了为难的神色,相互对视一眼后,由肖文轩解释道:“赵大人,扬州赵家一向是以田地土产为立族基础,虽然是扬州有数的大地主,财势不错、族人也不少,但毕竟不是书香世家,所以年轻子弟的学识、品相也大都寻常,有资格进入国子监的,更是寥寥无几。这几日我与苏师爷面试了赵家所有子弟,包括所有的赵家非嫡系远亲,但也只找到了八九位勉强有资格进入国子监的赵家子弟。”M.

这次,德庆皇帝为了笼络赵俊臣,赐予赵家的国子监名额并没有限定数量,理论上赵俊臣完全可以将赵家所有的适龄子弟全部塞入国子监中,然后再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这些赵家子弟安排进入仕途。

当然,这般做法太过于明目张胆了,也容易引来非议,所以赵俊臣并不会这般过份,按照赵俊臣最初的计划,他只会挑选十几二十位赵家子弟进入国子监之中中,然后再从中挑选几人安排进入仕途、着重培养,

然而,让赵俊臣没想到的是,在赵家之中,甚至包括赵家的外亲远房在内,适合的人选竟然还不足十人,这个数字连赵俊臣的最低期望都远远没有达到。

所以,听到肖文轩的介绍后,赵俊臣神色有些凝滞,虽然并没有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但也没有流露出太多的赞同神色。

见赵俊臣这般模样,肖文轩又连忙解释道:“大人,我也知道这个数字实在太少了,但我在选拔期间,确实已经一而再的放宽标准了,只是赵家子弟之中,性格跋扈、不学无术的人有很多,但善学成器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大人您也知道,我朝能进入国子监的监生,除了一些官员子弟之外,大都是各地学监推荐的年轻才俊,若是您将那些不成器的赵家子弟安排进入国子监中,会惹人笑话与非议不说,那些不成器的赵家子弟若是仗着您的庇护四处与人冲突,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对您实在是有害无益……”

另一边,苏西卿也点头帮口道:“是啊,大人,我与肖公子确实已经将选拔标准降到最低了,毕竟,能够进入国子监的赵家子弟,就算不是精通四书五经,但至少也应该熟读《论语》吧?就算不是翩翩佳公子,但至少也应该性子稳重吧?奈何在扬州赵家之中,连符合这点标准的人也少之又少,我与肖公子能够选出九人,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听到这两人的解释,赵俊臣轻轻叹息一声。

扬州赵家,确实是有些太不成器了。

叹息之后,赵俊臣说道:“我也知道,赵家的家教与家风,确实是有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