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计划进行中(四).(2 / 3)

摄政大明 虫豸 1085 字 2023-02-05

下,朝廷若是不能提供足够的钱粮与兵力,边疆必然会出现大变故!

若是陕甘边疆边防迎来一场惨败,甚至是让蒙古骑兵长驱直入,那么近年来还算是老实的后金恐怕也会蠢蠢欲动,西北的百姓们早已经是民不聊生,到时候也将会发生民变,这般连锁反应之下,以大明朝如今的情况恐怕是坚持不了多久。

因为梁辅臣的反复督促,朝廷总算是重视了边疆局势,但在赵俊臣看来,朝廷的重视依然是远远不足,但这种边防大计,赵俊臣还没有资格插嘴,只能暗中进行一些影响。

所以,赵俊臣才会安排关武元领兵前去陕甘三边。

关武元绝对不是一名优秀的将领,甚至也不是一名合格的将领,“色厉内荏”四个字就是这个人最确切的评价!

然而,如今的禁军之中,将领们大都是一般货色,早已经失去了血性,不论是由谁领兵都没有任何不同,由关武元领兵前往陕甘三边或许不会是最好的选择,但也绝不是最坏的选择!

让关武元领兵前去陕甘三边,却还有三个额外的好处。

首先,因为赵俊臣的暗中支持,关武元在禁军之中人脉极广、声望极高,任谁都要给他几分面子,只要是关武元领兵前往陕甘三边,就可以趁机抽调京军真正的精锐力量,也可以极大的增强陕甘三边的战力。

其次,则是关武元很好控制,让关武元领兵前往陕甘三边之后,赵俊臣就可以借助关武元之手操控陕甘三边的局势,在陕甘三边建立自己的势力,甚至还可以渗透戚斌所训练的那支新军!

最后,关武元在名义上毕竟是武圣关羽的后人,关羽在武人中的影响力极大,只要宣传得当,关武元的身份必然可以振奋陕甘将士的士气,为今年秋收之际的战事增加一分士气。

简而言之,赵俊臣安排关武元前往陕甘三边,乃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不论于公于私,皆是利大于弊。

*

当赵俊臣收到消息之后,他正与幕僚牛辅德谈话。

作为赵俊臣幕僚团队里的几位核心人物之一,牛辅德的经历格外不同,他先后担任过山西总兵与大同总兵的幕僚,与陕甘三边不同,山西军镇与大同军镇的实力要更强许多,而牛辅德的经历也让他颇是擅长军略之事,平日里办事的时候也有几分军人的果断决绝。

得到消息之后,赵俊臣轻轻点头,但表情依旧严肃,只是向牛辅德说道:“关武元在京城里养尊处优多年,早已经失去了血性,让他领兵前往陕甘三边,我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