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河内郡未来的班子(2 / 5)

是不约而同的将劲往一个方向上使。

其默契的程度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绝配。

但新政之外的事儿……那董卓和刘俭可是谁也不惯着谁。

该收拾你就往死里收拾。

该打压的时候就往死了打压。

所以说,有朝廷目前在关中虎视眈眈,刘俭不方便以自己的人手来强占河内之地。

那如果是韩浩替刘俭镇守河内的?

肯定是也不行的。

三互法就通不过。

故而刘俭横看竖看,左看右看,最后还是觉得朱儁比较合适。

朱儁虽然是寒门出身,但是因为军功极高,在天下间颇有声望。

朱儁在明面上,其实是倾向于朝廷的,但是他并不倾向于董卓。

因为朱儁明白,若想在这个天下立足的话,就不能和士人集团完全闹僵,特别是他这种寒门出身的人,没有那么多站队和犯错的成本。

所以,与董卓保持对立,对朱儁而言就是**正确。

可寒门出身的朱儁,也不是士族群体。

他跟望族阀阅更是扯不到一块儿去。

()你要是给朱儁硬性的归属一个阵营,那只能说他是军功集团和寒门底层豪强的结合体。

孙坚就是被朱儁所推举的,而看一看孙坚的出身,就能大概推断朱儁所处的阵营在哪了。

代表寒门小豪强的朱儁,在**利益上,其实是与刘俭最为相和的。

因为你仔细看看刘俭在冀州推行的政策,你就会发现,刘俭其实是在推行一种相对公平的**与财富机制。

这种相对公平的机制,对于普通的寒门豪强来说,是可以获利最大的。

因为一旦各项政策相对往公平的方向走,首先受损最大的,自然是处于顶层的望族,因为他们的财富和权力都是因不公平而获取的。

而最底层的黎庶,虽然也会因为利益重新分配而获得一定的资源,但是因为家庭的底子太薄,其所获取的利益相当有限。

现在对于河北普通的民众而言,**的政策给他们最大的利益就是能够吃饱饭。

所以这么一推算下来,朱儁和刘俭的**利益其实是最为合拍的。

所以,韩浩的想法就是:留刘俭是想以朱儁在河内郡为主,而自己则是在河内郡为辅。

朱儁虽然是车骑将军,并不会完全受刘俭管制,但是刘俭想要在河内郡做点儿什么事,朱儁肯定是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