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朝会(1 / 3)

皇宫,垂拱殿内,正值早朝,文武百官、宗室勋贵各自陈列。

赵祯高坐上首,一眼望去,他看到的却不是所谓的列,而是而是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

势力极度膨胀、已成势大难治之势的文官们,周身凶悍傲气所剩无几的武将们,独自报团的勋贵们,以及看似老实的宗室......

他们各有各的诉求,关系网纠缠错结,最后都汇聚向上方的御座。

皇权巍巍,众生蝼蚁。

曾经他也为此惶恐过,自觉身负社稷之重,便更该严于律己,将自己套入明君的壳子中,一举一动都力求符合大儒们口中的明君之相,以为如此便可做到君明臣贤。

然而死后他才发现,似乎真的这么想的只有他这个君。

重来一世,前世的那些坚持他突然就觉得没意思了。

赵祯姿态随意,一只手松松搭在御座的扶手上,腰板自然后仰,虚靠着椅背,垂眸听着底下大臣们的慷慨陈词,神色莫名。

下方,王曾看着上首官家的坐姿,眼中划过一抹不赞同,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就想要出列谏言,却被身边的都察院同僚一把拉住了袖子。

近日来官家的转变他们都看在眼里,与从前那个善于纳谏,脾气宽和的官家相比,如今的官家他变了,变得不好相与了。

曾经就有同僚因为喷的太欢,被官家让人当众扒下裤子打了板子,以致颜面尽失,自觉无颜再在汴京呆下去而辞官归乡的。

王曾也想到了这一点,他飞快地向同僚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随即开始眼观鼻鼻观心,刚起了木塑。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他这份识趣的,一位白胡子老头双手高举笏板,出列奏道:“官家,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请官家早日立嗣,以安天下民心。”

这是都察院御史,王曾认出了此人的官职。

此人话音刚落,立马又有人一人出列,“东宫事关国本,不可稍有轻忽,还请官家早日斟酌。”

这是勋贵。

“皇嗣者,天下安危之所系。”

“陛下何不择宗室之贤,以为宗庙、社稷计?”

这是谏议大夫。

......

明明是与前世相同的场景,然而看在此时的赵祯颜眼中心境却已与那时截然不同。

回想起来,那时他面对无子的压力和众臣的相逼直觉得痛苦又难堪。

如今情景再现,他心中却已没了多少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