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大明七曰报》总编纂申时行,副总编纂王锡爵(2 / 3)

了翰林院,担任修撰,修国史。”

状元做修撰,比庶吉士的身份还要高。

大明有制,殿试排名前十的进士,会进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曰后想要进入内阁,必须要有青年时担任过庶吉士的履历。

也因此,翰林院庶吉士虽只有七品,却被称之为“储相”。相当于后世进了最高级别组织部的重点培养名单。ωωw.

而每一科的殿试头名状元,按照旧例则可以直接越过庶吉士,担任修撰,修国史。

从这一条规矩也可以看出,明代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以后要当内阁成员的人,先去翰林院修史书吧。因为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不像后世,历史学硕士毕业要么改行,要么失业。

嘉靖帝问:“圳儿,你也听说过申时行?”

朱载圳娓娓道来:“儿臣在江南听说过‘申时行孝二父’的故事。

申时行是个苦命人。他是一个申姓商人在苏州跟一个尼姑生下的私生子。

商人重利轻别离。申姓商人为了脸面,竟然抛弃尼姑、幼子,回了长汀老家。

尼姑庵里怎么能养孩子?尼姑将三个月大的孩子绑在了一块小木板上,放入了平江河,让他自生自灭。

好巧不巧,时任苏州知府徐尚珍正在泛舟平江河,捡到了这个孩子。

徐尚珍是苏州的父母官,查清一个弃婴的身世易如反掌。

捕快们凭着孩子的长命锁,查到了尼姑庵,知晓了孩子的生父是谁。

徐尚珍却没有声张,也没有追究尼姑和商人。他将孩子取名为‘徐时行’,当作亲骨肉养育。

徐尚珍亲自教徐时行读书,一晃二十七年过去。

去年徐时行乡试得中。今年初会试、殿试连登一甲头名,成为了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状元郎。

徐时行回乡省亲,徐尚珍却告诉了他,他的生父是长汀县的申姓富商,让他去长汀县认祖归宗,并恢复本姓‘申’,改名申时行。

徐尚珍是一个无私的父亲。他默默养育了儿子,等到儿子功成名就之时,他却不求索取。

申时行听从养父徐尚珍的话,回到长汀,认了生父。并且表示,今后会孝顺两位父亲。

这就是申时行孝二父的故事。儿臣在宁波主持与弗朗机人贡赠时,听说了这个故事。”

嘉靖帝叹道:“唉,状元改姓是大事。申时行专门给朕写了一封奏折,禀明了自己的身世,请求朕允许他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