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二龙相见,天下大吉(1 / 3)

严嵩疑惑:“俺答汗又向大明派了使者?恐怕没什么好事。”

朱载圳微微一笑:“我猜测,无非是俺答汗听说咱大明跟弗朗机人贸易赚了一些银子。派人来打秋风,抬高通贡互市的价码!”

严嵩试探着问朱载圳:“要真是那样,王爷打算怎么办?”

朱载圳道:“大明不是鞑靼人的存钱罐。岂能他们要多少钱,咱们就给多少钱?自然该一口回绝。”

朱载圳没想到此言一出,招致了官员们众口一词的反对!

严嵩道:“王爷,万万不可啊!鞑靼人不能轻易得罪。他们跟倭寇不同。倭寇只是大明的肌肤之痒,鞑靼人才是大明的心头之患!

之前东南倭寇闹的再凶,也没有能力打到京城。鞑靼人则不然!草原铁骑骁勇善战。自土木堡之变一来,朝廷对草原铁骑一向是能不招惹就不招惹。”

徐阶破天荒的跟严嵩站到了一边:“王爷,鞑靼人有能力打到京城,甚至攻破京城!换言之,鞑靼人有能力让大明......亡国!”

高拱道:“王爷放心。即便鞑靼人抬高了通贡互市的价码,我们礼部也会找一番说辞,说成是大明开了天恩,多给了鞑靼人一些赏赐。绝不会让朝廷丢了面子。”

朱载圳大手一挥:“不丢面子,却丢了银子!这样的事咱们不能干!”

严嵩有些发急,身为朱载圳名义上的头号仆臣,他竟高声反对:“丢一些银子也比丢了京城的好!”

严世藩附和:“是啊王爷。草原铁骑来去如风,迅捷如闪电。自永乐爷五次北伐之后,我们对蒙人就鲜有胜绩。土木堡之变,连英宗爷都被蒙人掳走,吃了近一年的苦头。”

就连刚刚被朱载圳提拔为户部左侍郎的张居正都说:“对待鞑靼人,一定要慎之又慎。轻易不能动兵戈。”

朱载圳发现,朝廷里的大部分官员都患上了“恐鞑症”。

没办法,谁让十二年前鞑靼人长驱直入,差点打下了京城呢?

大明又有祖训,天子守国门。不能学大宋南迁。皇帝不走,臣子们也不能走。万一鞑靼真的打下了京城,他们这些人上人会变成阶下囚。

朱载圳只好说:“这样吧,等鞑靼使者来了再做计较。”

傍晚时分,内阁值房的人渐渐散去。值房中只剩下了朱载圳和杨博两人。

朱载圳道:“内阁值房的人听到‘鞑靼’二字,都被吓破了胆。”

杨博道:“这不奇怪。他们都经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