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安定门的大人物和小人物们(二)(2 / 3)

堪用。打仗就成了没什么卵用的小孩家什。

在三天前,陆绎利用权势,逼迫五城兵马司的兵丁,用寒酸木头刀鞘的腰刀,换了他们的绣春刀、雁翎刀。

所有未装备火器的锦衣卫,一律佩上了腰刀。

五百名锦衣卫手持腰刀,朝着蒙军登城处疾跑。

谁说我们锦衣卫是一群只会畏畏缩缩蹲在暗处,打听小道消息、放暗箭、绑票打闷棍的宵小之徒?ωωw.

锦衣卫是两京亲军二十六卫之首!我们也有报国杀敌的胆魄!

两百步外,几百蒙军士兵已经跟义勇们缠斗在了一起。

与其说是缠斗,不如说是屠杀!

蒙古人从小搂着马刀睡,刀不离身,刀法精湛。那些义勇却是从未受过训练的老百姓。

蒙军士兵几乎每一次挥刀,都能砍倒一名义勇。他们宛若杀神,他们大杀四方!

他们认为,杀个几百人,那些软弱的明人就会做鸟兽散,甚至跪地投降!

他们错了!一波义勇被砍翻在地,立马又有另一波义勇冲上来。他们明知是送死,却毫不畏惧!

简陋的木长枪被蒙古弯刀斩断,义勇们便扑上来,用手掐、用牙咬。

这里是他们的城,这里是他们的家!为了保住自己的家,他们不惜牺牲自己既轻如鸿毛,又重若泰山的生命!

短短一刻的功夫,几百蒙军杀死了近两千义勇。

可是,渐渐的,他们挥动马刀的手臂越来越无力。义勇们却依旧前赴后继。

锦衣卫来了!这五百锦衣卫,统统都是负责守卫皇宫的“大汉将军”。这些人个个身材高大,孔武有力。

陆绎身为尊贵的锦衣卫少掌柜,丝毫没有迟疑,提着腰刀率先杀入阵中。

大汉将军们亦高喊着“杀敌”,冲向登城的蒙军士兵。

他们已经无路可退,身后就是他们的家园!

这场城头血战持续了两刻功夫。云梯上的蒙军通过这个缺口,不断的涌上城墙,宛如烧城之火。

锦衣卫和义勇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向蒙军压去。他们不惜身死的向前冲锋,宛如灭火的天水。

倒在地上的锦衣卫、义勇越来越多。站在城墙上的蒙军越来越少。

对登城蒙军发动最后一击,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是两千手持刀枪的太监!

黄锦带着两千太监来增援了!他扯着嗓子高喊一声:“孩儿们。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