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章 看向海外,倾销的前兆(3 / 4)

谭渊问。

宣青书想到一种可能:“这该不会是六年时缴获而来的帖木儿军士重甲吧?”

朱棣重重点头:“没错,这正是建文六年缴获的重甲。至于是谁将重甲运出大明,交给鞑靼的,相信本雅失里、阿鲁台会告诉我们答案。这并非眼下最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立即启程,兵发北海!”

“北海?”

徐辉祖有些惊讶。

朱棣严肃地点了点头:“鞑靼将部落迁移至了北海,想要将其部落一网打尽,我们就必须北上。现在还没袁岳军队的消息,这小子估计是抢我们前面去了!眼下最困难的,莫过于过冬衣物不足。”

这次战争毕竟是准备时间有限,资源调动有限,加上想着秋日结束战争,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草原上过冬的问题。

眼下天渐寒,又要向北,就必须考虑过冬的问题了。

徐辉祖低头看了看地上的重甲,缓缓地说:“咱们不缺过冬的衣物吧,有那么多羊皮羊毛,临时赶制一批冬衣还是没问题的。兀良哈是袁岳的功劳,鞑靼这里的功劳不能让给他,我们需要抓紧才是……”

金陵,武英殿。

朱允炆收到了南洋水师与旧港宣慰司的捷报,审视着舆图,见整个苏门答剌半岛已全部在明军控制之下,终松了一口气。

不管过程是否正义与否,不管杀戮是不是多了一些,战略大局达到了,那就是正确的。

马六甲海峡太过重要,扼守东西海道,是抵御即将崛起的西方的桥头堡,也是大明进入西方海域的基地。

南洋建设需要提上日程了,只靠着一卫之兵与水师是不够的,多弄点军士过去才行。

解缙、杨士奇将沙盘之上,南洋中的黑色旗帜撤了下去。

杨士奇看向南洋方向,交趾算是大明在南洋的后盾,渤固如同海上花园,而苏门答腊则是前沿据点,唯一有点美中不足的是,占城国实在是有点碍事。

占城国虽然面积不大,但位置都是紧要的,不仅挨着海,有极为出色的天然港口,还有广袤的河州之地,稻谷一年三熟,产量比交趾还多……

只是,现在没有收拾占城国的借口。

朱允炆也没有急着扩张,看着沙盘中的南洋位置说:“我们在南洋的力量还是薄弱了一些,朕以为,可调两至三个卫的军士前往南洋。”

解缙自然是支持:“眼下海洋带来的利益颇多,加大卫所部署是理所当然的事。”

杨士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