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红海重逢,两王生离(3 / 4)

居金陵还是居北平,亦或是任何地方,都无法消除其对朝廷的影响。

但去几万里之外的北美洲,朱棣再高威望也无济于事。这已经不是鞭长莫及了,而是没鞭子的问题。

既让朱棣开垦了新的国土,又消除了朱棣对皇室的威胁,还没有寒了人心。

一举三得,手段高明。

面对如此厉害的建文皇帝,自己确实无法与其对抗。

几轮酒之后,朱棣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朱权:“来之前皇上特意嘱托将这封信送来,是关于大运河及西方安排事宜。另外,船队里有三艘船满载丝绸、陶瓷、茶叶等器物,全是给你的,一是用来安抚周围诸国贵族,二是用来筹集粮食,保障运河开挖不出意外。十七弟,皇上对这运河势在必得啊……”

朱权听出了朱棣的弦外之音。

兴许朱棣也清楚,这运河周围全都是机会,但有野心,凭借着强大的明军,不是不能如当年的蒙古一样征讨这一片土地,打下更广袤的疆域。

只是,明军是大明的,是朝廷的,不是朱权自己的。

朱权打开信,仔细看去。

内容并不多,除了简单的问候外,便是战略安排。

其一,不择手段、不惜代价挖掘运河,沟通红海与地中海。

其二,北面扶持威尼斯,可为威尼斯提供一定火器,支持其征讨周围国家。西面支持帖木儿国,若哈里西征,可命威尼斯与明军协助,让帖木儿国打下地中海一带。

其三,加大非洲矿物开采。

朱权收起书信,端起酒杯。

看得出来,朱允炆在下一盘大棋,而这一盘棋的主场便是这运河东、北、西、南四个方向。而要在这几个方向上取得结果,自己必须打起精神来,该拉拢的拉拢,该结盟的结盟,该提供援助的援助,而该打的,也应该出出手。

酒宴之后,朱棣与朱权一起进入房间,这一晚,两人同室而眠。

没有人知道两个人谈论过什么。

朱棣在红海停留三日,两人算得上形影不离,至分别时,朱棣更是恋恋不舍,感叹道:“此番离去,你我兄弟定没有再见之时。这里别过,便是永别。十七弟,你要记住了,当今皇上是不会杀功臣,更不会杀亲王的,除非如代王、齐王那般。”

朱权听着最后的警告,肃然行礼:“四哥放心,我如今所求,是长寿之道。”

朱棣重重点头:“长寿之道好过长生之道,保重吧,这波荡起伏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