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邪魂策王(2 / 3)

舍生忘死,慷慨赴义,宏护世救世治世之愿。”

牺牲,是否能够用价值衡量?

信念,是否需要他人之肯定?

在夏戡玄的记忆之中,是自己与蔺重阳帮他们做的手续,并且亲自送他们出门,当他们再回来之时,已经是一具具尸体,一个个名字。

从大局来看,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是他们自己做出决定,用一己性命,救万民于水火。

但人终究不是铁石心肠,人都有感情,再怎么理智的人,他的心都在跳动,他的血都是热的。

越是如此,越能证明蔺重阳理念的正确,培养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儒门先天,哪怕有万象真藏作为助力,从入学到出门创业,最少都需要三百年,而这样一名先天的牺牲,却只需要一瞬间。

这样的循环,太过于畸形了,苦境就算地大物博,人才济济,都经不起这么消耗。

“供众英烈于圣地,望后进之人不忘先烈信念,守正泽仁,兼济天下。”

祭香焚尽,祭仪就此圆满完成,亡者求仁而得仁,生者自当继续前行。

祭典结束后,众人三三两两自圣地离开,转而前往淬心殿,商议接下来的政策与方针。

………

西煌佛界,清凉境界,乍见圣邪双分之景,圣气浩荡,邪气森森,彼此纠缠不分,相生相克。

端坐其中的弥陀子,面容亦随圣邪交伐而不断变幻,时是庄严佛相,时是夜叉恶相。

同一时间,意识空间之中

“夜叉枭王,一甲子时光走过,还不现身吗?”

从示流岛回来之后,弥陀子就在研究自己体内的邪气,因为他发现那些邪气在不知不觉之中,多了一些活性,就好似有生命一样。

经过一甲子的研究与布局后,他选择与对方摊牌。

话音落,只见紫雾自天而降,意识空间霎时双分,再闻

“伏尸百万踏烽火,血埋枯骨傍山河;刀戟沉沙,唯问蚩罗。”

对方既然点破,蚩罗也就选择大大方方现身,别人都知道是你了,再藏下去未免有些太过无智。

“现在我们谁都奈何不了谁,不如来好好聊一聊?

你想要借我之躯重生,但我元神若灭,躯体便会化作金身舍利,将你永世封印在此,不得解脱。

就算再高明的寄体重生之法,也需要一具骨血活络的身体,更何况你之邪力已与我之佛元交融,现在就是想脱身,也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