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印度汗国的退缩,尼尔的方法(2 / 3)

有任何一个武将能够打包票。

最终。

事情还是这么确定下来了。

哪怕是最想战斗的印度汗国,此时都选择了退缩。ωωw.Bǐqυgétν.net

在那数量稀少的维和部队面前望而却步。

有武将叹息:“如今就这么软骨头,那以后呢?以后若是大乾帝国也掠夺我们的人口,难道我们还要忍吗?”

没有人回答他。

但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清楚。

只要有足以接受的利益交换,不过是一些平民百姓,不是不可以交出去的。

大家都是权贵阶层。

平民百姓在他们的眼里完全就是一种商品。

…………

相关的报告,也是很快到了罗林的手里。

对于印度汗国的怂,罗林其实并不在意,这其实也算是他们的确得了一些文人的精髓。

其实,虽然从个体上来看,这么说就太武断了。

但是从群体上,的确可以给文官集团和武将集团标上两个标签。

文官普遍更加理性,而武将则是更加热血。

当然,这并非是说文官里就没有热血的家伙,武将里就没有理性的智将。

而是说这两个集团的一个趋向而已。

用理性的方式去思考,既然目标是国力增强,那么,和大乾帝国增强合作,的确可以增强国力,那为什么要费力不讨好的出兵呢?

而用热血的方式去思考,一统江山,多伟大啊?多么大的荣耀啊?

“有点联想到宋了。”罗林想着。

宋朝也是。

纳贡在岁收里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那么出战呢?一是不一定打不过,二是耗费更多的钱。

不如就当做是花钱消灾,纳贡就纳贡吧。

但这玩意要是放在其余强大的王朝里,纳贡?

从来只有别人给华夏纳贡!哪里有华夏给别人纳贡!?

“不过,要是印度汗国真的开打了……那他们也就会吃到帝国的铁拳。”

“之后得想个办法挑起一场战争了。”

“不然没办法签订好的合约。”

现在印度汗国退缩了,其实是好事。

因为在南印度地区的大乾驻军还不算多,也只有珂华安一个大将。

现在珂华安还得把那些小国全灭了才行。

这时候,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