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扬州之议(3 / 3)

另闻,淮安许文德、盱眙张思聪、泗州刘兴祖皆粮尽而降。”

赵昰说道:“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得已而降,非罪也!”

“陛下圣明。”陈宜中说道:“如今扬州困窘,未知能够坚持多久,张枢密又无消息,当再遣人往之,召其领军回朝。”

文天祥脸色一变,沉声问道:“国土可弃乎?百姓可抛乎?今日不守土,明日无土可守,今日不爱民,明日民弃之,国必亡!”

很显然,李庭芝一走,扬通真三州必失,召回李庭芝,与放弃三地无异。

陈宜中道:“尔以为扬州等地可守乎?不过白白断送忠臣良将而已!”

文天祥回道:“李庭芝等人皆忠义之辈,三州又有军民二十万,虽粮草不济,然上下同心,足以据守。

若朝廷能以船队支应,给予粮草,元虏更加无计可施。”

陈宜中说道:“张枢密领海船十,兵千余,北上联络扬州,月余无消息,敌情不明,计划无从拟定,何以进军?

大江之上,元虏水军密布,即便大军前往,如何保证破敌?

且扬州距离大江甚远,即便大破元虏水军,又如何破元虏马步军?”

质问三连,文天祥无言以对。

支援扬州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没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派兵过去就是送。

赵昰打圆场,说道:“文相舟车劳顿,且去休息,扬州之事明日再议。”

文天祥说道:“谢陛下爱护,然臣不累,尚可议事。”

议个屁,陈宜中明显看你不爽了啊,议下去就是争吵!赵昰腹诽一句,安抚了文天祥两句,让人送他回去休息。

扬州这个问题确实拖了太久了,必须想个妥善的解决方法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