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时机成熟(1 / 3)

高士廉、房玄龄和杜如晦从皇宫出来,情绪各不相同。

心情同样复杂。

房玄龄和杜如晦心中很遗憾。

他们在李唐皇室跟唐寅之间,始终选择中立。

本以为能坚持到底,现在看来,长孙无垢先选择了放弃。

“两位,朝中大臣那边,还要靠你们去劝服。”

“广阳王这边,就由老夫去说了。”

高士廉在出宫门后,对房玄龄和杜如晦做了安排。

意思是分工明确,一个去劝说唐寅,另外二人则去通知到朝中大臣。

杜如晦问道:“那是要让朝中同僚,一起劝进?”

“形势如此,老杜你也看开一些,大唐皇朝两世而终,到底也是命数。”

高士廉劝慰的话,并没有令杜如晦神色宽解。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之后,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无奈。

跟隋朝一样,大唐似乎也要两世而终,南北朝留下的烂摊子,到现在都还没改变。

“希望各地不要起变乱,还有就是……边关守军将帅能相安无事。”

房玄龄更务实一些。

现在去讨论谁更适合当皇帝没意义。

是李唐皇室的代表人物长孙无垢选择了妥协,说要让唐寅当皇帝,那做臣子的不需要再去考虑更多,只需要把长孙无垢的吩咐照做下去便可。

三名李唐的老臣在宫门口各自分散,去做自己的事情。

还不到半天时间,朝中大臣就都知道了长孙无垢想劝唐寅当皇帝的事。

……

……

长安城内沸沸扬扬。

不但大臣知道这件事,连普通市井百姓也都知晓。

以往这件事还都是藏着掖着,现在可以公开谈论了,太后都要让权臣当皇帝了,那升斗小民还需要去隐晦?

唐寅突然之间成为舆论中心。

很多人是支持唐寅当皇帝的,当然也会有觉得唐寅是要谋朝篡位有不臣之心,更有人觉得唐寅是忘恩负义。

当初李二对唐寅如何如何信任和器重,到头来要由唐寅来篡夺李唐江山……

把问题公开化,自然也会遭致到外界的议论,唐寅处在了舆论漩涡中,突然感觉到了有外在的压力。

李胜男本来当天不回城,但在军营里她得知消息后,马不停蹄从城外回来,一回来就去兵部找唐寅。

本来唐寅还在跟兵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