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房子,编制(3 / 5)

,现在去哪买得起?这话回家也不能说,和张丽也不太好说的。”

“和张丽有什么不好说的?你俩的事儿,现在这个摊儿不也是你们两个人的吗?挣了钱买房子买车有什么不能说的?”

“我不是寻思,想法是挺好的,万一到时候实现不了怎么整?那不得和我生气呀?”

“现在市里房子也没几个钱儿,就是找着合适的得费点劲。你这摊子到年底多了我不敢说,出套房子钱应该不难。”

虽然说房产改革是九七九八年才发生的事儿,福利房私有要早一点,是在九二九三年,但实际上这会儿已经有商品房在卖了,只是叫法不一样。

这个时间段的房产开发还不叫房地产,而且都是市**主导,是为了城建环境,老城改造,解决市民的居住难题推动的相关项目。

其实各个地方各个城市每年都不少盖楼。

这些楼房盖出来,回迁占掉一部分,市政计划搬迁占掉一部分,剩下的就会卖出来,价格一般在三四百块一个平方,如果是有单位的单位会给补贴。

(京城和申城不算在内,性质不同,这会儿这两个城市的楼房价格已经有点高了,申城两千三,京城一千九,但是销量很低,大多也是被单位买去补贴后分给高级职工了。)

(事实上,到了两千年前后,京城和申城的房价依然还是这么个水准,在这十年当中并没有什么太大变化。多说一句,国家定的销售价是三百二。)

房地产历史上管这个阶段叫第一次住宅商品化试验期,最后的结局是失败……大量占用了市政的资金,然后产生了大量的亏损。

亏损主要就是体现在单位补贴上,为了快点把房子卖出去完成任务,基本上都是亏本销售。其实这就是地方抗拒房产商品化的手段,这一抗就是十几年。

“你敢说我也不敢想啊,”许小峰笑嘻嘻的挠头:“敢想啊?那就等年底看看再说呗。你买不买?尚中文说他也想买,也没和媳妇商量呢。”

“你俩这胆子,真般配。”张铁军夸了许小峰一句。

不过他们的这种心情张铁军到是能理解,从他们的角度来说,到底能挣多少钱确实没底,还都是没有影儿的事情。

“那你打算买不买嘛?你要买找好地方了我跟着去看看,行吧?”

张铁军看了看许小峰:“其实我是打算自己盖,要不我盖好了你们买?”

“我**哥儿的,”许小峰笑起来:“真的假的呀?不是吹牛逼吧?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