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记忆中的廊桥(3 / 5)

还能怎么的?其实到是没什么,也不会对任何人产生什么影响,只是他原来做为痛恨特权阶层人群的一员,感觉信仰在瓦解而已。

说白了就是矫情,和懒人屎尿多是一个道理。

但是话说回来,人活着不也就是活一个矫情吗?只是大家矫情的方向和具体内容不尽相同而已。

道德,也不过是矫情的一种。

说白了,矫情就是每个人自我认知的生活方式处事方式,只不过有些人做的大家都舒服,有些人就弄的所有人都讨厌。

京城的路这会儿实话实说,还不如沈阳,没那么宽阔而且有点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的,还有点扬尘,大太阳火辣辣的烤着。

城市集热现像在这会儿的京城就已经相当严重了。

车队从京城火车站东侧的公寓出入口出来,顺着车站街向北到建国门内大街左转,越过东单,在京城饭店贵宾楼拐进南河沿大街。

九三年这个时候,东单那个廊坊式过街天桥还在,人群熙熙攘攘,路口车水马龙,东单菜市场独特的大门脸看上去是那么的亲民。

在天桥和菜市场中间,是相当有名气的东单快餐厅,那是很多老京城人的记忆。在快餐厅的上面立着一块大牌子:旅游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明年,九四年,那个李超人就要来谈这块地皮了,用了十年的时间,据说是花了二十多亿美元,在这里建起了东方广场。

从此东单这个地方就消失在了老百姓的生活和话语里,只存于记忆当中了,那个冷冰冰没有一点人情味的所谓豪华建筑是上层人的。x33

也就是从九四九五年开始,全国都开始了这种所谓的现代化改造,清退烟火,消除繁荣。真是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决心。

城市开始变得冷冰冰冷冷清清的,老百姓都被赶回了家里。

新建成的老院子安安静静的卧在马路的东侧,围墙有近三米高。这个高度不是私人决定的,是京城市的统一要求。

院墙外,高大的银杏树郁郁葱葱。

院子的大门在中部,采用了老年间官府衙门的制式,大门房向内收,和两边的院墙形成一个正八字,五间三启门前有九阶梯阶。

五间三启门,三间一启门,这是明清时期王府大门的两种规制,五间三启是亲王府,三间一启是郡王府。

大门只代表爵位,和实职无关,也有可能亲王是赋闲在家,而郡王权重功高。

三间一启之下就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