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那必须重叠(3 / 4)

为什么想把城市向北扩张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一个是机场在江北县,二一个就是南部全是老城区。

从卫星地图上能看到,渝城主城区是被东西两侧绵长的山脉夹在中间的一个漏斗型,上宽下窄。

南岸的空间太过狭小,九龙坡大渡口全是工厂,巴县几百年的老城区挤的密密麻麻的,想动成本太高了。

而且长江蜿蜒着在几区中间穿过,没有什么空间,距离中心也太远。

江北,包括江北县有着三百平方公里的可利用空间,向北扩张是最理想的,可以改变渝城被压缩在六大转盘的城区布局。

南坪,杨家坪,石桥铺,上清寺,三角碑,这是渝城的老五大转盘,重要的五个交通节点,后来又加上观音桥。

时光匆匆,岁月荏苒,白驹过隙。过去的已经过去,转身就是历史,人生如此,城市也是如此。

很多我们不经意的,习惯了的,不在意的,却会在以后的回忆中成为重要的印迹。

就好像这会儿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汉渝路为什么叫汉渝路,双碑到底有没有碑,三角碑为什么是三角形的。

瓷器口为什么叫磁器口?井口到底是哪个井?陈家湾是因为那里住了个姓陈的人家吗?

人是很容易忘本的,何况世上无关的事,就像吃着农民的粮穿着农民的衣,却永远不会想起农民的付出。

官员捧着农民的饭碗,每天都在琢磨着怎么发展城市,盖多少没用的高楼大厦。

“南岸有什么问题吗?”张铁军看向刘市长。

孙书记说:“你为什么不考虑考虑江北?这边有机场,少了江水的影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渝城未来的方向。”

张铁军笑起来:“那是你们渝城的方向,和我真的关系不大,我这个人其实对城市发展兴趣不大,就不掺和进来争了。

交通问题又不一样。

我对历史人文的兴趣儿更大一些,还有老城。

我宁愿在这上面多花一些心思,多花一点钱,一想到这些历史的痕迹就要被城建淹没,我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没法形容。

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我特别能理解当年林徽因和郭沫若争持京城城墙未果郁郁而终的心情,那是一种沉重的悲伤。”

“他这两天就带着我到处钻胡同,”徐熙霞说:“看那些老房子,他在那拍着墙说,都要拆啦,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旧的东西总是会被新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