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理智思考(2 / 3)

改了四次,到了最后,其实剧本已经和扎克没有太多关系了;同时,华纳兄弟和扎克的创作理念冲突也完全引爆,扎克的拍摄工作遭到严重干预。

其中的迂回曲折,是一笔烂账,最后扎克以女儿意外逝世为借口退出电影创作,“创意总监”的名号也没有了下文,然后华纳兄弟顺势邀请了“复仇者联盟”的导演乔斯-韦登(Joss-Whedon)接掌导筒。

然而,乔斯也没有能够挽救“正义联盟”。

最好笑的是,“正义联盟”票房失利,四年之后,在无数影迷的呼吁之下,“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重见天日,狂热影迷们如同狂欢节一般庆祝欢呼着,但老实说,扎克导演剪辑版的“正义联盟”也不过尔尔。

但这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即使是扎克如此位置的导演,在面对顶级电影公司的时候,也依旧束手束脚——

制片人和导演,是合作者,也是主动权的竞争者,双方互相制约又互相配合,始终是电影拍摄工作的主旋律。

>

显然,扎克和华纳兄弟的情况,并不是特例;而且,更换一个时空之后,资本与创作者的关系也没有什么变化。

但陆潜和苏子一的关注焦点,有着本质的区别。

“阿一,你真的认为这是一次机会吗?”

苏子一不理解陆潜的话语,微蹙起了眉头,流露出困惑的表情。

陆潜又接着说了一句。

“你知道‘寻找山羊’的两位导演现在在哪里吗?”

“还有,’记录鬼影’的导演呢?”

在陆潜的时空里,便携式摄影机拍摄伪纪录片风格的浪潮,源自于1999年的恐怖电影“女巫布莱尔”。

当年,这部电影制作成本只有区区六万美元,上映之后成功引爆票房,在全球范围内席卷两亿四千八百万美元,毋庸置疑地成为影史最赚钱的电影之一,并且启发了一系列伪纪录片的登场,其中就包括了同样创造票房奇迹的“灵动:鬼影实录”系列。

但是,从1999年的“女巫布莱尔”到2009年的“灵动:鬼影实录”,中间整整间隔了十年。

为什么?

伪纪录片的电影形式是非常具有局限性的,新鲜感是吸引观众的最大要素,一旦观众熟悉了这种叙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