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曲线救国(2 / 3)

激怒蓝鲸影业,然后展开你来我往的对峙,甚至更进一步激发范蠡粉丝的同理心,团结一心地为了“守护最好的范蠡”而给予反击,甚至组团进入电影院刷票房,压制“突袭”。

简单来说,“突袭”和管舟只是工具,范蠡粉丝才是流光影业的算计目标,收割一茬韭菜,票房也就能够热闹一把,就好像“草船借箭”一样。

如果蓝鲸影业被卷进去,无论结果如何,任何宣传方式都可能刺激范蠡粉丝的进一步抱团,这也意味着流光影业的算盘总是能够如意。

屈雨时想起此前,“老板超速”突然定档,“突袭”手忙脚乱,但陆潜的表现非常从容淡定,不仅构想出了复古动作回顾展的主意,而且还一鼓作气地将首映式串联起来,以退为进地避开“老板超速”的锋芒,让流光影业的“捧杀”策略没有能够如愿,甚至还另辟蹊径地开辟全新战场。

从目前来看,陆潜的策略大获成功。

那么,他们是否也能够这样呢?

不要看平时屈雨时咋咋唬唬地安静不下来,但他的灵感和智慧绝对是真材实料,脑筋一转就有了想法。

“不,我们没有必要大肆宣传‘突袭’的口碑。”

>

屈雨时才刚刚说话,会议室顿时就炸锅了,八十九分的媒体综评居然不宣传,这不就等于手持重型武器却隐藏起来吗?

这样真的好吗?

在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里,屈雨时那大嗓门如同平地惊雷一般炸裂开来,硬生生地让所有视线又重新聚集起来。

“口碑,放在那里,自然会传播开来,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宣传,但如果我们一直强调口碑,就等于踩进对手的陷阱,范蠡的粉丝大军就在赶来引战的路上,对我们来说,这是完全没有必要浪费的精力。”

“我们应该把视线聚焦在‘突袭’自己身上。”

嗯?

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宣传口碑难道不是聚焦“突袭”自己吗?

“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在话题标签的经营,#我的动作电影童年回忆。”

“我们需要进一步增加这个话题标签的影响力,推动更多热贴出现,并且让更多网友参与到话题之中来。”

只要讨论话题热度上去,动作电影的市场自然也就打开。

但马上就有人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