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 所谓戏眼(2 / 3)

个谎言又需要另外一个谎言来弥补,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守护婚姻还是在毁灭婚姻,所以他陷入了艾青的陷阱里。

其实,认真观看“游客”和“爱人”的故事发展脉络,就能够深深感受到婚姻枷锁的重量——

面对马文的“欺骗”,陶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进行谴责,并且将自己当作受害者,一遍又一遍拷问马文。

面对王斯的“欺骗”,艾青选择一种极端的手段毁掉王斯,因为她知道这段婚姻无法毁灭自己,她可以随时走开;但就这样走开,却便宜了王斯,王斯的存在似乎证明了她的愚蠢,浪费了如此多时间和精力在一个错误的选择上。

骨子里,艾青和王斯一样,都是骄傲的,所以,艾青拒绝就这样简简单单的“离婚”。

归根结底,陶丽和艾青对于婚姻都有自己的期待,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婚姻关系里占据更多主动,进而折射出婚姻的本质,“控制和谎言”、“碰撞和妥协”,自然而然地,就让人思考:

>

如果没有婚姻枷锁的束缚,他们是否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马文是不是就不需要假装坚强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本能?王斯是不是就可以不需要背负那么多的压力而让自己陷入窠臼?

陶丽是不是就不需要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从而能够宽容?艾青是不是就可以不需要怀抱希望而陷入对自己人生规划的怀疑?

也许是,也许不是。

但至少,通过电影,陆潜能够让观众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这就是成功。

所以,陆潜需要王斯这个角色变得饱满起来,只有这样,“婚姻”才不会是单方面的输出,而是双方面的呼应——

加害者和受害者,这是一场猫鼠游戏,没有人是无辜的,没有人是绝对加害者,也没有人是完美受害者。

毫无疑问,“爱人”这出戏是由艾青支撑起来的,所有戏剧所有冲突所有矛盾,全部凝聚在艾青身上;但是整出戏的戏眼却是王斯,因为艾青所有行动的源头都来自于王斯,并且通过王斯和艾青二者之间的镜像效果折射出婚姻的本质。

一个故事的精彩,取决于主线脉络;但一个故事的经典,却取决于戏眼的存在。

那么,这场戏,陆潜就需要张本卿完成他的工作。

第五遍拍摄,依旧没有任何起色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