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王佐之才(2 / 3)

大力发展内政。

不仅垦荒一事如火如荼地进行,更有大批有才的寒门士子被启用。

除此之外,曹操还陆续招募了两千壮丁,打算训练成新军。

这一日。

濮阳县城外的官道上,忽然并排走来三匹马。

坐在马背上的三人,都是一袭文人打扮。

看着道路两旁,正在地里热火朝天干活的农民,其中一人不由得点头道,

“看来这曹孟德倒是颇有能力,竟然在组织百姓们垦荒。”

另一人目光落在百姓们手中的农具上,眉头微皱,

“你看他们拿着的农具,跟咱们以往见的好像不太一样。”

“文若兄果然慧眼如炬,这些农具好像开垦起土地来,更加方便!”

最后一人相貌清秀,脸色略显苍白。

他干脆地勒住坐骑,翻身下马,走到地里跟农夫交谈几句,随后折返回来。

“听这些农夫们说,这些农具和耕牛,都是官府免费提供给他们的。”

他将曹操实施的新政,一五一十地向另外两位同伴说了出来。

二人听得眼前一亮,不由得开口赞道,

“如此政策,不仅能遏制住那些地神豪强,更能惠及百姓!”

“看来曹孟德此人不仅是爱民如子,更是颇有智慧!”M.

面色白皙的青年忍不住笑道,

“听文若兄这么说,看来是有意去投奔曹孟德了。”

“投奔与否,也要此人是否值得我追随。”

被称为文若兄的男子笑道。

三人结伴继续前行,没一会的工夫,就进了濮阳县城。

在城门处,他们自然看到了曹操张贴的告示。

“唯才是举,不看出身。曹孟德的境界果然高!”

名为文若的男子轻轻感叹道。

三人很快来到县衙门口。

“站住,干什么的?”

负责守卫的士卒喝问道。

“麻烦通报太守一声,就说颍川荀彧、戏志才、郭嘉三人,前来拜访太守!”

为首的荀彧拱手道。

“好的,暂且在此等候。”

士卒转身离去。

三人耐心地在门口等着。

不消多时,便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

“三位先生在哪里?”

三人定睛一看,只见一位穿着官服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