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吴家的家底(3 / 3)

色已经发暗的三口红漆板柜,也就是大木头箱子,不过柜门开在上面,其中一口放着衣物,另外两口都是粮食。

旁边有架手摇纺纱机,门后面还有两口粮食缸,一个荆条编的篓子,里面有半篓鲜红薯。

今冬的粮食前几天已经分了,干旱让今年的收成更少,一个**今年两次加一起大概也只分到了三百八十粮食,孩子减半。

夏天时已经分过小麦,所以秋收后分的是玉米、高粱、小米、大黄米、红薯、各种豆类。柳石河村就几亩稻田,都是要交公粮或者购粮任务的,所以社员分不到稻米,大米对于他们来说是奢侈物。

江明月掀开粮食缸上面扣着的沉重的砂锅盖看了看,里面是一缸玉米粒,大概得有三四百斤。江明月从裤腰带上摸出用绳子拴着的钥匙把板柜上的锁头打开,两个板柜里是五个老粗布口袋和几个瓦罐。

两袋子高粱米当地叫秫米,一袋半谷子,半袋子黍子,不满一袋子之前夏季分粮时留下来的小麦,好几个小袋子,分别是黄豆红豆白豆。

瓦罐里面则是用石碾子碾好的玉米粉、秫米粉、小米和大黄米。

这就是一家子十几口人至少要支撑到明年夏收的粮食了,其余的红薯什么的都已经在菜窖里了。

鲜红薯是五斤抵一斤粮食分的,菜窖里有一千多斤呢,其余的一千多斤都被切成片在房顶上晾着呢,准备干了放石碾子上碾碎成粉,到时候掺着其他粮食粉或者米糠蒸窝头吃。

江明月按着江老太的记忆把手伸到放衣服的板柜里去,在几件破包袱下面去摸出来一个小手绢包着的木头盒子来。

盒子里有零零碎碎的很多纸币,最小的有一分钱,最大的是十元钱,不过就三张。

现在使用的还是第二套人民币,所以还看到了三元面值的。

不过一小堆纸币数了半天也只有八十六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