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供销社见闻(2 / 3)

通长的屋子,占地大概得有一百二十平米左右,供应着周边三十几个村庄的百姓采买。

推开厚厚的两扇门,一股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又高又宽的石头水泥柜台成u字型,分成副食品、针织、日用、五金、布匹、文具等几个区域,可能还没到年底忙的时候,所以只有两个年轻的女营业员在柜台后面打毛衣,听见门响抬头看了一眼,见是个空着手的老太太就不感兴趣的低下了头。x33

江明月也不介意,这个时候可不是后世,讲究微笑服务,信奉顾客是上帝,这时候营业员才是上帝呢,甩脸子的有的是。

她在整个供销社逛了一圈,看着柜台上的各式货物对于现下的物资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粮食果然太紧缺了,副食品那个地方除了盐、酱油、醋等调味料外就只有红糖和一种叫炉果的点心,其他的桃酥、槽子糕什么的都没有。

布匹那边只有几匹布,颜色不是黑色蓝色黄色就是白色,还有半匹一看就是谁家有喜事才用的纯红色布,另外带着大红牡丹花的被面和格子床单倒是也有两匹,再多的就没有了。

材质多是棉布,也就是花旗布,涤棉卡其、的确良和毛呢这些都没有,估计要去市里才能买到。

日用的地方有洋火、蜡烛、煤油灯、搪瓷缸子、水盆、暖壶等,非常具有时代特色。

“姑娘,红糖怎么卖的?”

江明月转了一圈后还是决定买几样东西打打掩护,万一被有心人看到或者问起来也好遮掩。

见老太太问价了,其中一个看起来年轻的姑娘头也不抬的道“红糖七毛六,你有糖票吗?”

好家伙,比猪肉还贵呢,猪肉也就五六毛钱,怪不得之前给张慧心才备了半斤红糖。

江明月把之前数好的糖票拿出来“我有半斤糖票,给我称半斤吧,然后再买两盒蛤喇油,半斤炉果,一个搪瓷盆,一个暖水壶。”

听说有票,年轻姑娘这才抬起头来正眼看了江明月一眼,然后放下手中的毛衣针站起来“蛤喇油七分一个,炉果一块二一斤,你要半斤的话是六毛加半斤的糕点票,搪瓷盆和暖水壶都要农业券,一个两块一个三块,加在一起是六块五。”

江明月把票和钱数好递过去,姑娘接过去清点无误后小心放到了带锁的钱匣子里,能一次买六块五的东西也算是上宾了,要知道她们站一个月柜台也就十五块钱的工资呢,所以姑娘一边拿秤盘子称东西,一边跟江明月搭话“大娘这是家里有人生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