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3 / 5)

裹上一条枣红色的羊毛大围巾,这条羊毛围巾,又软还舒服,篇幅也大,都可以把陈意茹这小丫头包裹起来。

这围巾可不常见,是陈小云特意前两天捎回来的,说是王家老太太在外面的亲戚带回来的。

王家老太太看到这个大围巾,就想起来了陈意茹这个小家伙,硬是让陈小云捎回来给陈意茹用。

陈大力知道王家老太太这么客气,是为了感谢自己,毕竟陈大力接手了陈小云折腾出来的烂摊子。

这一路上,树枝光秃秃的,草地黄秃秃的,庄稼地里面的麦苗因为寒冷干旱,显得赖唧唧地塌在地上好似被土地吞噬了一样,放眼望去,这片土地上似乎到处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色,只有这一抹枣红色异常显眼。

城里有城里的文明,乡下有乡下的规矩,如果说城里的文明是法律和道德约束而成的,那乡下的规矩就是乡下人家几代人通过实践而确定下来的规矩。

这些约定俗成,没有被书写成文字,可村里人却自发的遵守它。

像老周家这样只有两个儿子的人家,一般都会在大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就开始分家单过或者等到两个儿子都娶妻之后再选择分家。

当年周建国结婚的时候,周父也想着按照规矩先分出去一个儿子。可周建国娶的媳妇是个厉害角色,心里很会算计,那时候周燕还没有出嫁,在家呆不了里面就可以出门子了,建国媳妇为了把周燕的彩礼钱拿捏在手里,主动让周建国跟周父提出不分家。

普通老百姓心里都以和为贵,希望家和万事兴。乡下人家当然也不希望分家,不分家可以最大可能的保留下来自己家的财产,要不然家里的土地,用具什么地都得一起分了。

周父当时以为周建国两口子想要拉把家里,减轻一下他们老两口的负担,心里高兴地不得了,当时还主动跟周建国说,分家也行,什么东西都平均分,只要他们两口子过的好,周父周母心里面也舒坦。

分家后那是不可能的,

不分家过的多舒坦呀,吃住都是周父周母操心,连小孩子都由周母和周燕来照看,建国媳妇那几年过的别提有多滋润了。

那时候周建业还小,当时村里还有一个小学,确实也花费不了几个钱。

周燕平常在家跟着村口的大娘们编个框子,缝个鞋垫换来的零钱也被建国媳妇以各种理由哄了过去。

不分家的日子把是把建国媳妇美死了,她傻了才会主动提出要分家呢,因此周家才这么多年都是待在一起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