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铁峰(5 / 10)

贵族庄园一如今天的农场,土地之间不用沟垄田埂划界,领主的土地和佃户、农奴的土地交错布置。

佃农和农奴耕种自家份地的时候,也要同时耕种领主的土地。

如此来看,新农民与新**之间的关系倒是近似领主与农奴。

新农民的权利受到限制,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必须劳动。

土地也不划界,全都统一耕种。

不少老人还记得过去在贵族庄园里干活的日子,所以很轻易便接受现状——反正都是给老爷种地嘛。

但这套制度同时也是前所未有的新制度:

它意味着一个政权越过层层中间人,直接与最底层的农民达成“协议”。

没有领主,没有包税官,也没有老爷和老爷的老爷。

就像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即便农民还是给“老爷”种地,也是在给最大而且是唯一的老爷——铁峰郡新**种地。

>

巴德并非不知道“分田到户,农民才有干劲”这件事。

他也很清楚“流民今年会拼命干活,不是因为他们勤劳,而是因为他们饿怕了。等他们能吃饱那天,集体劳动的模式就会令他们懒惰”。

但他决定采用这种方式,也是经过深思熟虑。

没办法,流民营没有条件“分田到户”。

资源太匮乏,必须集中使用。

想分田到户,得先“分田”。

分田就要划界,划界要用垄沟田埂,抢种麦子都来不及,哪有时间搞这套东西?

而且巴德手上压根没有能丈量土地、计算面积的人才。

量地算面积不是简单的活,土地崎岖不平,形状更不会是四四方方。想给多边形求面积,至少得先学过《几何》。

更别说田埂垄沟还会占用本就宝贵的耕地面积。

生长在耕地紧张的联省,巴德见过那些土地被割成一个个不相连小块的农夫,田埂垄沟占据的面积都快达到耕地总面积的一成乃至更多。

他手上还缺少牲畜、农具。

为了让仅有的牛、马和农具发挥最大作用,必须集中使用它们。

巴德不缺人力,所以“人歇,犁不歇”才是当下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