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温特斯坚定地说:“继续派更多。我亲自去!”
特尔敦部的试探性攻击越来越频繁。
第一天是三次,第二天是六次,第三天就是十二次,第四天、第五天都是十六次。每次少则出动三、四十人,多则出动上百人。
时间不仅局限在拂晓,有时是早上,有时是下午,有时是深夜。
出击地点的间距也越来越大,往南能到滂沱河交汇处,往北能到锻炉乡。
特尔敦人不光测量水深。看准时机,他们还会偷运小股人马上岸,窥探中铁峰郡虚实。
仅是头三天,驻防牛蹄谷的四个连和驻防锻炉乡的两个连就已经疲于奔命。
烤火者在打什么主意,温特斯心知肚明。
特尔敦人的战术如同斗牛,在场地四周挥舞红旗引诱公牛追逐、奔跑,等到公牛精疲力竭的时候再发难。
敌人兵多,而且都是骑**;温特斯兵少,以步兵为主。
战场又如此广阔——光是中铁峰郡就有八十公里河岸线——以特尔敦部的机动能力,要是不利用战场宽度做文章,那才叫一件怪事。
作为应对,温特斯在河岸部署的部队越来越多。包括动用驻扎在圣克镇的9连、10连,以及就地扩军。
根据《托尔德协议》授予驻屯官的紧急权力,牛蹄谷中所有十五岁以上男性都被征召为临时民兵。
勇敢、精力旺盛、但是气力尚未长成的少年和青年领到弓箭、投石索,他们被编为辅助部队,配属给各主力步兵连。
剩下的成年男性里,练过兵器、能骑马或是会放枪的人被单独挑出来,由几位当过军人的绅士带领,被称为“成年兵”——因为这些人通常家庭比较富裕,年纪也稍大。
其他成年男子,也就是正在练习如何用刺槌的人,由温特斯指派军士统领,被称为“壮年兵”。
如果只是这种低烈度战斗,温特斯可以与特尔敦人继续。
烤火者想要消磨铁峰郡人的精力,而温特斯消磨的是烤火者的时间。
拖得越久,拖得越长,对于铁峰郡便越有利。
局面看似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光洁的白纸上却有一小块黑斑:连干草都没得吃,只能刨草根的特尔敦人哪里来的底气继续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