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沉重的历史(2 / 4)

面上看,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最先进的光刻技术。”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们龙国建国之后,曾经历的一次劫难。”

劫难?

听到黄老的回答,许杰的心中悚然一惊。

现如今的龙国,造不出最尖端的芯片,竟然是因为什么劫难?

黄老似乎是陷入了回忆当中,悠悠说道:

“1951年,我因为会德语,便随着当时电信工业局的领导前往东德与当时东德重工业部的人磋商电子管技术引进事宜。”

“随后第二年,我们国家就在帝都筹建了当时国内的第一家电子管厂,由东德提供技术援助。”

“1956年,龙国科学院成立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始培养电子工业人才。”

“同年,我的母校北大,设立了国内第一个半导体专业。”

“那一代的领导人,智谋深远,千古罕见。”

“在建国之初,就已经意识到了计算机技术、半导体产业,在未来会成为国之重器,是龙国乃至全人类的未来。”

“当年尼克松访华之后,在领导层的大力支持下,国内的集成电路厂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一座座地建立起来。”

“1975年,当樱花、泡菜还在谋求发展,当宝岛刚刚从漂亮国购买3英寸晶圆厂的时候,我们大陆已经完成了DRAM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

“一直到1980年前后,泡菜、宝岛才在漂亮国技术转移的支持下,获得了DRAM技术的突破,从而反超大陆。”

>

说到这里,黄老轻叹了一口气。

“劫难,就发生在90年代初。”

“1990年8月,国家决定在八五计划期间,将半导体技术突破到1微米制程,于是启动了908工程。”

“总投资20亿,计划建设月产能1.2万片的6英寸晶圆厂。”

“但那一时期,买办横行,竟有人打出‘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口号。”

“由于买办们的拖延,光是经费审批,就花了两年时间。”

“然后从漂亮国引进0.9微米制程,有花费了三年时间。”

“前后拖延五年,建厂再花3年。”

“等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