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惊人的发现(2 / 3)

眨了眨眼睛,似乎有些不太明白:“孩子们怎么了?孩子们不能弄吗?”

原来,徐玉瑾因为太震惊,把那句话给说了出来。

“不是,我不是说孩子们不能弄,我的意思是,他们只是一群孩子,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东西?八妹,你知道吗,这东西随便拿给一个农民,只要他稍微识字,他就知道水稻是怎么种的了……”徐玉瑾说道,“关键是,这不是什么学识渊博的大师所作,而是一群孩子。”

朱八妹眨了眨眼睛:“这东西不是很简单吗?”

她亲自带着孩子们整理的,只要多问几个问题,多看看,多记录,不就成了?

怎么到了她三嫂嘴里,就成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了?!

朱八妹茫然了。

徐玉瑾也茫然了,因为她完全搞不明白,一群孩子怎么可能研究出这种大人研究了一辈子,也不见得搞得清楚的东西?

>

如果叶瑜然在这里,一定会说:“不!不是大人研究不出来,是没有大人会研究这种东西。”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时人读书读的是什么?

诗书礼乐,风花雪月,又有几个地低下头颅,看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他们有什么办法,能够改善这些人的生活,让他们生活得更好吗?

没有。

看科举考的是什么都知道了,不外乎四书五经,什么试贴诗、什么策问,看着挺“高屋建瓴”的,但都没有落到实处,说白了就是不够接地气儿。

而叶瑜然所办的“朱氏蒙学”最大的特色就是——接地气儿。

是,没错,它也教四书五经,要不然不会开设“国学课”,但除此之外,它还将这个时代瞧不上眼,认为是离经叛道,不务正业的“算学”纳入其中,准备为引入未来世界里的“理科”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叶瑜然教学的着重点也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教会孩子们如何用“发现”的眼睛去观察自己的四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唯有如此,不管以后他们遇到什么事情,第一时间就会向自己“发问”,然后去想应该怎么“解决”它,如果我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那我可以借助谁的力量“解决”。

做计划、团结、分工、做最后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