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2 / 3)

玉谋不轨 扬了你奶瓶 1040 字 2023-04-15

上交代给你的事,你做得怎么样了?”

以前的张尚书可以一口一个贤侄叫着,现在成了顾小公爷。

不过顾玉并不在意。

顾玉淡笑道:“还未完全定下,我毕竟年纪轻,入朝时日不多,许多地方思虑不周,张尚书有何建议,还望不吝赐教。”

张尚书抚了一把胡须,还是试探一下顾玉,道:“你参照往年旧例安排,保准不会出错。”

顾玉道:“可是今年不同往年,往年不少世家子弟,子承父业,一个空缺顶一个人。可是今年,二百多人皆是寒门,无根无基,去向就成了难题。”

世家子弟不做繁杂琐碎的事情,甚至将一些小官小吏称为“浊官”,以此标榜门第高贵。

>

这是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事情。

所以往年世家与寒门虽然同在一个榜单,二者的职位待遇可谓天差地别。

这是因为世家对官职的把控过于紧密,一个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确定后他未来要走的路。

正如裘右的父亲就是御史台的御史大夫,所以他能轻而易举成为御史。

再如狄罗的父亲就是上一任的大理寺卿,所以哪怕大理寺有许多比狄罗资历深的老官,依然被狄罗压在头上。

若是顾玉的父亲镇国公没有战死,顾家军还在,顾玉也会成为下一个统领顾家军的武将。

在大禹朝,子承父业的世家制度是最常见的任职方式,官位已经不是官位了,而是一个家族的所有物。

而这也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原因。

长此以往,他们对自己的地位有恃无恐,也就对圣上少了敬畏,对百姓少了责任心。

张尚书道:“这有何难,往年的寒门多为外放县官,从基层开始,对他们这些只知死读书的人是不可多得的历练。”

只知死读书。

顾玉在心里咂摸着这几句话,觉得心寒。

不过她面上不动,顾玉道:“张大人说的有理,只是今年的春闱乃是圣上恩设,一时腾不出太多县官的位置。”

张尚书道:“江南不是...”

顾玉连忙打断他的话道:“圣上特意交代过,江南乃是军事要地,去年刚出了事儿,除非是江南本地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