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想打粮食战(2 / 4)

都点点头。

“如果觉得没问题,那你们就错了,这个计划在实施的时候,羙国会搞两个手脚:

第一、如果智利的粮食缺口是200万吨,羙国不会只拉200万吨粮食去智利,而是会拉300万吨,甚至是400万吨。

第二、这些援助粮食的收入要受到羙国的监督,智利想要用这些钱,得得到老美的同意,老美说让你用来买酒,智利就得买酒,让他们买烟就得买烟,一点自由权都没有。

和白条差不多,一看上面写着多少多少钱,可没法花啊。

这就相当于羙国用智利的市场消化了自己的粮食,然后又用这些粮食的收入反过来挟持智利。

智利本土的粮食生产商,在羙国低价粮的冲击下迅速破产,进一步加深智利对羙国粮食的依赖,苟延残喘,直到自己的农业被羙国全面控制,智利才会意识到这个粮食援助计划,就是一个包裹着糖衣的**。

这是别人的事情,和我们的关系也不是很大,我再说说和我们息息相关的。

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召开,在大会上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在会议上还有一个西方专家下了一个定论:我们国家养不活10亿人。

既然我们有缺口,那这里就存在着利益,国际上的四大粮商就把目光盯在了我们国家。

可到现在八年的时间都快过去了,他们都没有找到所谓的机会,知道他们为什么没找到么?

很简单……”

南易从自己兜里掏出一张粮票甩了甩,“就靠这个,城里人老中青少童每个月供给多少粮食都是有定数的,想放开肚子吃都不行。

我们也就是六十年代初最困难的时期才对外大量进口粮食,之后都是以出口为主。以前是生产队的模式,除了自留地,生产队的土地种什么都是上面规定好的。

这有利也有弊,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分田到户。

现在是种什么由自己做主,除了稻谷、小麦、番薯这类作为主粮的作物家家户户都种以外,其他的辅粮和经济作物,也就是棉花、油菜大家都爱种的。

特别是在南方,这两个作物的种植时间正好可以和双季稻错开,农民们就特别喜欢种,棉花可以换钱,菜籽可以换油。

前几年,农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