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1992,大风起兮(8 / 9)

80年代的李家坡正值经济腾飞之际,赚取一笔资金后的黄鸿载很快把目标转向李家坡市场,开始收购倒卖李家坡的的房产,很快又进账3亿多新币。

1978年,30岁的黄鸿载开始在李家坡大展拳脚,收购了一家从事洗衣粉制造的小公司,当时价值1700万新币。

黄鸿载通过不断地收购、转让,在1981年到1991年这十年间,将这家小企业的资本增至10亿新元,公司业务扩展到采矿、种植、贸易、酒店、房地产投资等领域。

十年间,他走完了其他人生意人百年都未必能走完的路,去年,他又把目光对准了香塂,你说他过来想干什么?”

南易若有所思的说道:“既然是玩资本的,那估计是拿香塂当跳板进入内地吧,黄鸿载在内地人脉不差,他大致应该清楚今年内地的政策走向,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这话一说,基本决定了至少在未来二十年,内地会以经济建设为主。

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定义再一次明确,肯定又会有一大拨人下海经商,这一次和之前的会有所不同,79年那一拨下海的大部分是活不下去,被逼上梁山的;

84年那一拨是冲动型的,形势不明朗的时候,他们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扎进了商海,比较成功的有,可大多都戴着国企和集体企业的帽子,看今年这个形势,他们多半要想着脱帽,帽子已经戴上了,想脱掉可没这么容易,他们的将来真不好说。

不成功的就别说了,好一点沦为小商小贩,不好的早就销声匿迹,从概率上来说,能算下海成功的只占到万分之几。

后面那七年看着风向陆陆续续下海的会好一点,绝大部分人往海里跳的时候已经想好要做什么生意,他们会反问自己能做什么,又有什么关系,目前来看。这一批是下海成功率最高的一批。

再看今年,政策已经非常明朗,私营企业的合法性地位彻底明确,搞企业不用再像之前一样偷偷摸摸搞挂靠,可以大大方方的去注册公司。

这种形势摆在面前,早有下海的念头,但是老成持重,还在各个单位里上班的干部们要动起来了,辞职也好,停薪留职也罢,这批人会进入的领域多半是和自己之前的工作挂钩的领域。

旅游局出来的开个酒店;报社杂志的主编、记者可以做信息类的生意,也可以去填补一些空白,相比一般人,经济类报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