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什么臭屁。
那打起仗来也就失去了**,更多了些理智。
有时甚至只需派使者过去推演一番,互相便知胜败,诸如,“这两月阴雨连绵,你们攻不过来,退兵吧。”
“退兵就退兵,对了,你们再卖些铁锅过来吧?”
“开个榷场才好……”
类似这般,渐渐便成了边境战场的常态。
这次李璮叛乱,蒙古调了不少将领去山东平叛,比如蔡州的唆都、枣阳的董文蔚等等,皆准备领兵出征。
吕文焕不是没想过趁机出兵,但一则没有朝廷的命令,二则蒙古方面确实有所防备……
谁都没有想到,李瑕会突然攻下邓州。
此事给吕文焕的感觉很怪,就像是他正与史权对峙着,彼此考虑下一步如何出招,兀地,李瑕猛地冲上来,按住史权的头就在他面前猛砸。
砸得血肉飞溅,也把吕文焕惊呆了。
邓州的探报归来,他看到了李瑕作战的风格,如此粗鲁、残暴,也如此利落、凌厉。
……
李瑕攻邓州之前,并未与吕文焕有过联络。
唯在攻下邓州之后,派人至襄阳请援。
说是请援,吕文焕却明白李瑕的意思,挑唆襄阳守军与蒙军在南阳大战,牵制住蒙军,分担关中的压力。
这是祸水南引,但李瑕愿意交出史权的头颅以及邓州城。
吕文焕认为,这交易不是不行。
但他得先请示朝廷,才能决定是否出兵。
好在这次朝廷的反应速度极快,不等吕文焕的奏报送至,已有诏谕送达,命他出兵牵制蒙军,配合李璮。
另外还有一桩事……吕文焕并不确定李瑕是本人就在邓州,还是派遣了一名将领过来,那若是有机会,是否该除掉李瑕,为朝廷消除祸患。
而朝廷发出诏谕之时,显然是没想到李瑕会攻下邓州,并未对此有所命令。
吕文焕暂时也管不了这些。
他只能立即点了一万五千兵力,溯白河而上,直取邓州……
~~
“太慢了。”
李瑕眼看宋廷还不出兵,已有些等不住了。